第249部分(第2/4 页)
多,已将这些刺客一网打尽。”
说到这里,朱宸顿了一下,才又道:“陛下,这是口供,还请陛下过目。”
口供转手到了嘉靖的手里,嘉靖自然晓得锦衣卫最擅屈打成招,就怕弄出个笑话,对待这口供当然谨慎,细细看过,见里头的证据翔实,才猛地长出了一口气,道:“如此看来,刺客是果然拿住了,好,好得很,朱爱卿,你为朕了却了一桩心事啊。”
朱宸连忙道:“卑下也不过是歪打正着而已,当不得陛下夸奖。”
嘉靖板起脸来,却是认真地道:“歪打正着就能办成这样的事?你虽然不聪明,可是胜在勤勉,勤能补拙嘛,此次朕要重赏。”说到这里,嘉靖沉默了一下,似乎正在思量怎么个赏赐,这时,黄锦却是急匆匆地进来,道:“陛下,不好了,内西城那边,锦衣卫内讧了!”
内讧……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嘉靖顿时大怒:“这王法还要不要,天子亲军也内讧,是谁起的头?为的又是什么事?”
黄锦道:“说是徐千户带着人到了内西城千户所外头,指责内西城千户王欢抢功,要讨要个说法,现在双方剑拔弩张,虽然没有打起来,可是……”
嘉靖冷笑:“抢功?抢的是什么功劳?”
朱宸忙道:“是这样的,卑下命王欢拿了一干刺客,可是徐千户不服,说是这是他先发现的,非要说这功劳和他们姓徐的有关系,卑下怕他胡搅蛮缠,所以没有理会他,想不到他这样的胆大,陛下,这事儿闹起来岂不是让天下人笑话?徐千户平日脾气还是极好的,办事也得力,唯一有一点不足。”
嘉靖慢悠悠地道:“什么不足。”
朱宸淡淡地道:“唯一的不足就是他升迁极快,所以有点目中无人,在卫所里头,他名为千户,可是当着佥事、同知,他都敢出言顶撞,骄气太盛了。”
朱宸很聪明,想要让自己的话更具真实性,就必须得真话里头说假话,他先是夸奖徐昌办事得力,才慢慢地道出徐昌的坏话出来,更添几分真实性。
嘉靖的眉头锁得越来越深,似乎有点动气的征兆,可是良久,他长吐口气:“立即命人去传朕口谕,让徐昌把人撤回来,让他在家待罪,闭门思过。”沉默了一下,又道:“让徐谦入宫,朕要听他的解释。再有……”又似乎想到什么,嘉靖继续道:“也让倭人使节入宫吧,现在真凶既然已经水落石出,朕也算给了他们一个交代,当着使节的面,朕要告诉他们,天子脚下,大明保障任何使节的安全,让他不必再忧心忡忡了。”
黄锦得令,连忙去了。
朱宸心里暗叫可惜,本以为趁着这机会令陛下龙颜大怒,趁机把徐昌办了,谁晓得陛下似乎不为所动,这让他心里酸溜溜的,想当年的时候在安陆,他也算是嘉靖跟前的红人,嘉靖对他信任有加,可现如今,嘉靖的信任分明更倾向徐家父子,比起圣眷,他朱宸竟还差了几分。
朱宸能有今日,靠的就是圣眷,当然晓得这圣眷的厉害,或许这圣眷对寻常的士大夫助益还不够大,陛下再宠幸,也绝不可能让个资历不足的人入阁,也不可能让个科举出身不好的人大力提拔,可是在亲军里头,皇上的话显然要管用得多。
嘉靖坐下,又认真地看了口供,并没有察觉出任何的漏洞,这才松口气,可又想起徐昌闹事,先是愁眉不展,渐渐地也就平息了怒火,身为天子,下头的人私底下关系不睦,对天子并没有妨碍,就如王鳌与杨廷和,对嘉靖来说,真正可怕的不是他们闹得关系紧张,反而是怕他们关系太过和睦,沆瀣一气。
………………………………………………………………………………………………………………………………………………………………
事情很快传到了徐谦的耳里,徐谦倒是平静,徐勇过来将事情原原本本都说了一通,徐谦问他:“爹已经带人去了内西城千户所?”
徐勇道:“咱们的人手不够,实在不成,不如调动皇家校尉吧,皇家校尉一去,看那姓王的……”
徐谦压压手,道:“不必了,这种事又不是比人多,你等着吧,旨意马上会出来,我们等旨意就是。”
正说着,黄锦居然亲自登门,只是今日,黄锦并没有给徐谦太多好脸色,而是板着脸道:“翰林侍读徐谦,陛下有口谕,请你立即入宫觐见。”
徐谦站起来,道:“公公,陛下唤下官,所为何事?”
黄锦冷笑道:“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最后叹口气,才又道:“罢了,咱家也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