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部分(第1/4 页)
自言自语之后,徐昌旋过身,没有回头,重新上了马,飞马离去。
却说王欢此刻却大是得意,胸口里贴身藏着带着几分体温的供状,他心里明白,这份供状,便是他飞黄腾达的进身阶梯,这份口供的证据确凿,不但有贼人自首的口供,还有邻里的证词,都证明在倭使扈从被刺的那一日,这商行有大批的人手在调动,有数十个伙计出了门,半个时辰之后才不约而同的回来,虽然口供是拷打得来的证据,可是至少旁证却不是,不只是如此,在这商行里头,还发现了不少赃物,甚至赃物之中,还囊括了不少官银,想来是倭寇洗掠了地方的府库,缴获来的官银,按理来说,这种官银是不可能在市面上流通,而是应该解送到京,却被倭寇们夺了,而后通过特殊渠道运到这里来,兜售给那些肯接受赃物的商贾,这些商贾会将官银重新熔炼为银饼,再拿出去到市面上流通。
私藏官银,不啻是造反,这些人必定是倭寇无疑了。
………………………………………………………………………………………………………………………………
第三章送到,求包养,求支持,求同情。(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四章: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王欢进了指挥使值房,便看到朱宸背着手在房中急得团团的转,要说朱宸不紧张是不成的,他不但紧张,而且还捏了一把汗。
任何事最怕的就是出意外,假若这些人不是刺客,又或者没有抢占先机,被徐家的人先把人拿了,那么所有的谋划尽皆要满盘皆输。
是人都不喜欢输,朱宸自然也不例外。
见了王欢进来,朱宸驻足,反而静下了心来,摆出一副心平气和的态度道:“事情办得如何?”
王欢拜倒道:“大人,事情办妥了,人已经拿下,也已经审问过了,都录了口供,证据确凿,大人请看。”王欢立即拿了口供递上去,朱宸大喜,抢上前去将口供捏在手里反复地看,最后他长出了一口气,这些口供十分翔实,一点都不像是粗制滥造,而且时间地点旁证都清楚,可不单单是逼供的结果。
“看来,这些人当真是刺客无疑了,既然如此,本官要立即入宫,你就在这里候命吧。”
王欢沉默了一下,终于道出了他自己的心思:“大人,卑下不妨随大人同去。”
听到这句话,朱宸的脸色变得可怕起来,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王欢连忙垂头道:“卑下该死。”
他说同去,终究是有点不放心,毕竟这是天大的功劳,靠着这功劳,升任个佥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他怕就怕朱宸拿了供状入宫,最后把所有的功劳都揽在自己身上,自己反而成了路人甲的人物。虽说这功劳肯定得有指挥使大人的一份,可是毕竟总有多少之别。指挥使大人多一些,他就得少一些。指挥使大人若是胃口好,把这功劳都拿了,他连喝汤的机会都没有。
朱宸自然也是看出了他的心思,才如此可怕地瞪他一眼,在他看来,王欢有点不太识抬举,这个家伙也未必可信。
只是转眼之间,朱宸的脸色又变得温和起来,道:“你要一同去其实也无妨。不过眼下正是多事之秋,外头还得有人看着,提防这姓徐的作势反扑,你放心,这功劳少不了你的,你是老夫的人,老夫会亏待自家人吗?”
某种意义来说,王欢抢了徐家父子的功劳,而这朱宸也绝不会是什么好鸟。自然这功劳主要还是在他的身上,他笑呵呵地道:“好啦,休要啰嗦,眼下当务之急是要同心协力。你等着恩旨吧。”好言抚慰一番,便好好收了供状,连忙叫人备了车马进宫去了。
王欢显得有几分无精打采。心里自然咒骂一句,可恶的老东西。只是他却晓得。自己不过是个千户,胳膊扭不过大腿。也只能如此。
却说朱宸入宫觐见,嘉靖听到有了眉目,自是大喜过望,连忙在暖阁中召见,其实对不太靠谱的朱宸,嘉靖是不敢确信真有好消息的,所以带着几分狐疑的态度,朱宸见了礼,嘉靖虚抬了抬手:“起来吧,你说有好消息,要来报捷,莫非是刺客当真拿住了?”
朱宸小心翼翼地站起,道:“不错,确实是拿住了,自从刺客之事发生之后,卑下是一丝一毫也不敢怠慢,生怕这些刺客闹起来,不但有伤国体,更让主上受辱,卑下便布置了眼线若干,时刻关注京师中的动静,倒是恰好内西城千户王欢突然来报,说是这内西城里有些古怪,卑下不敢怠慢,立即命内西城千户王欢细查,果然……发觉到了蹊跷,兹事体大,卑下生怕夜长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