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3/4 页)
主很开心。
“我们今天在城里四处逛逛,逛了一整天。正准备回宫,路过这里,朕还不知道公主住这儿。见有如此华美的府第,富平侯告诉朕说,这是阳阿公主家,朕才知道呢。”
“谢陛下前来探望。”
“公主这里,布置得很别致噢。”
阳阿公主家的布置,很有艺术氛围。造型别致的小摆设,美妙的陶器,无不让人感受到主人家的艺术气质。客厅里,还摆着一把古琴,刘骜看了一下,做工精细,上面还刻着“百花”二字,这是琴的名字。古时工匠做琴,对精心制作的作品,都会给起个名字。有名的如琴仙伯牙弹奏的“号钟”琴,汉梁王赠予司马相如“绿绮”琴,以示自己的造物是有生命的。刘骜轻拔一下,琴弦发出了悠扬悦耳的乐声。
“看来这琴比得上楚庄王的‘绕梁’琴,音色悠扬悦耳,余音不断。”
“谢陛下欣赏。诗云:‘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请陛下上坐,我为陛下奏一曲如何?”
“好呀。”
刘骜高兴地说。他已经转了圈,欣赏过房子里的好东西,便坐下来,听公主奏乐。
“公主还象过去那样喜欢跳舞吗?”
当阳阿公主奏乐后,刘骜问她道。
“陛下还想看我跳舞?”
阳阿公主兴致来了,也想表演一下。
“那当然。”
刘骜几乎是拍着手说。
阳阿去叫来了乐师。他是个中年人,中等身材,瘦削的脸庞,轮廓分明。他来到客厅后,先向刘骜行过礼,然后再到琴前坐下来。他弹响了乐曲,阳阿公主随着他的乐声,翩翩起舞。
阳阿公主有四十了,她生性好动,特调皮,是那种敢于自己去做尝试的人。小时候喜欢跳舞,就歌伎排练时跑去跟着练,开始只是当玩儿,但久而久之,就成了终身的兴趣。
一曲舞完,刘骜对阳阿公主大为赞赏:
“公主真是跳的太好了。让我想起小时候,每逢过年过节,太后总会让你唱歌跳舞。而你总是能唱得太后脸带笑容,开开心心的,常夸张你。”
“我只是爱玩。”
阳阿公主笑着回答道。小时候的她,那是比较远的过去了。然而,也许是因为想到自己小时候,阳阿公主就特别有兴致:
“陛下还想看我跳舞吗?我们最近在排着一个新舞呢。”
“是吗?是新编排的舞蹈,那一定得看看了。”
刘骜本来就喜欢艺术,很鼓励人的创意,从不排斥新东西,而且,他的艺术品位本来就很高。
阳阿公主着乐师把歌伎叫来。一共有五个,连她六个。刘骜品着茶,这很重要,在这么一个艺术的一个时刻里,怎么少得了香茶呢?一面让茶香拂面而过,一面欣赏着曼美的舞蹈,实是人生一大乐趣。
乐声响起了。先是阳阿公主一人在场中舞蹈,随后,乐曲的旋律发生了变化,气氛不同了,于是,其他几名舞伎,就走出舞池,围着阳阿公主翩翩起舞。六个人,不断地变幻着不同的图案,让刘骜看得如痴如醉。就在最激动人心的时候,乐曲停止了,几位舞伎迅速地从屏风后出去,留下阳阿公主,她回到刘骜身边坐下。
“陛下觉得这舞好看吗?”
“好看。编得好,跳得好。朕以前还从没有看过这么好的舞蹈。”
刘骜连声称赞说。
“陛下太夸奖了。我老了,不可能跳得好看了。”
阳阿公主不无伤感地说。
“但朕看到的依然是那么一股充满朝气的活力。”
“唉——”阳阿公主叹了口气。衰老的威胁让人伤感:“其实舞不是我编的。我只是跳着玩。舞是一个歌伎编的。她很有天分。当初她到我这儿来,我原想是安排她做杂务。我见她的身段不错,模样儿也好,就教她跳舞。她学得很快,现在,可以反过来教我跳舞了。”
“能教出一个好徒弟,也说明公主天赋非凡。”
“现在老了,不能跳了。她能教我,我也学不了她们的舞蹈了。我更多的时候,是在看她们跳吧。”
阳阿公主其实也不算老,40岁左右的年纪,只是和那些才10多岁的小姑娘相比,是多经历了许些春秋。
“是在你旁边穿白色裙子的那位舞伎吗?”
“陛下也看出来了。就是她了。”说着,阳阿公主对仍坐在琴前等候吩咐的乐师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