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页)
不管是人是神,也不管是否真的在这墓里安身,总要有值得纪念的地方,是人们对其认可的一种表示。所以,像秦桧、严嵩这样板上钉钉的奸贼,要找墓是很困难的。
老百姓闲来无事找两个名人供奉一下,这还不难理解,日理万机的皇帝王公却也会干这事。宋神宗元丰四年为二人在绛州立庙祭祀,并封程婴为成信侯,公孙杵臼为忠智侯。皇帝大臣,文化水平比老百姓高多了,同样的事情,让他们一做,这文化含金量也就大大提高。
宋神宗二十岁即位,也算有一番作为,唯独有一件事不太顺心,那就是儿子不够用,他的前十个儿子有八个是夭折的。一个国家,铁矿或木材不够用可以买,皇帝缺儿子可没法买,而这偏偏又关系到帝国继承人的问题,很严肃,很严重,比自然资源匮乏严重多了。
元丰四年的一天,可怜的宋神宗正给刚刚四岁的八儿子赵倜喂药,不久之后的事实证明,这药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但一般人儿子生病可以请假,皇帝没处请,还得上班。幸亏他上班,看到了一个叫吴处厚的大臣的上书。内容大意是:
一、根据《史记》等书的记载,程婴、公孙杵臼二人是保全赵氏血脉的功臣。
二、根据我大宋兴起的地域来看,太祖赵匡胤(当然包括皇帝你)应该就是赵衰、赵盾的子孙。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赵氏孤儿》人物志(3)
三、二人是赵家的恩人,也是国家的恩人,大宋立国一百多年,没有好好祭祀他们,以至于先前仁宗皇帝在位四十多年,最终居然没有子嗣。
四、尽管仁宗皇帝没有子嗣也是因为上天有意安排您老做皇帝,但程、公孙二人显然是赵氏传宗续统的头号功臣,根据“能救人的也能杀人”原理……您老自己琢磨吧。
压力大到一定程度,是个人都不免向迷信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宋神宗自然也不例外。于是,时隔一千多年之后,程婴和公孙杵臼不仅得到了很高的福利待遇(立庙,岁时致祭),而且还混了个侯爵。也许这一招真的管用了,接下来宋神宗第十一到第十四个孩子个个成活,而且仅有的六个长大成人的儿子中就有两个做了皇帝。
在皇帝,特别是赵姓皇帝眼里,这两个人就是神灵。
天宝十一年,李白在河北游历,在邯郸城楼写下了激昂的诗句:
提携袴中儿,
杵臼及程婴。
空孤献白刃,
必死耀丹诚。
在他眼里,这两个人物就是侠义精神的化身,舍生取义,忠心事主,这样的人值得讴歌,值得称道。
在诗人眼里,这两个人就是富于激情的义士。
赵盾:强权在他手中
赵盾,是孤儿事件中的塔顶人物,犹如《杨家将》里的杨业、《说岳》中的岳飞,戏分未必最多,但无疑是辈分最高的、品行最光辉的。
因为孤儿事件发生的年代太早,所以必须先说一下中国史中的一个关键期。在阅读历史相关的内容时,我们总会遇到一个词:先秦。所谓先秦,就是先于秦朝的时代。为什么只说先秦,没有说先唐、先明的呢?因为历史时间轴上的秦朝犹如中国地图上的秦岭,是一条十分明显的分界线,秦朝前后的中国是迥然不同的。秦朝之后,不过是改朝换代,大致的政治格局和社会心理总是大同小异的,这两千年间的很多人和事都能类比,一旦超过了秦朝这条线,很多东西就不一样了。
就说赵盾这名字,看着没什么别扭。他爹叫赵衰(不好意思,先秦时候的人名有不少是今天的人打死不会用的),除了让人联想到衰哥,还是符合姓名规范的。但是,赵衰的老板,就是大名鼎鼎的晋文公,他叫重耳;重耳的孙子给赵盾做老板,名叫夷皋。这都叫什么名字啊!先秦的人,名字大抵如此,乱七八糟。这话就要从头说起了。
按后人的习惯,赵盾,姓赵名盾……错了错了!后来哪怕是乡下的穷汉,总也有个姓名,王阿大、李二狗,有名有姓。但在先秦,一般人最多也就有个名。姓,是家族的符号,是贵族才有的,而且姓和母系氏族有着一定的联系,所以先秦常见的姓好多都是女字旁,比如姬、姜、妫。而赵盾和后来的秦始皇一样姓嬴,从形声字来说也算是女字旁。先秦的书籍少,流传下来的都是比较重要的文献,没有闲人写的笔记小说、街巷猥谈,所以,出现的人物也多半是贵族。他们有姓,往往也有氏。赵盾的赵就是他们家族的氏,因为他的祖先有一个名叫造父的,是周天子的司机(赶车的),也算有头有脸,得到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