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3/4 页)
;#8226;波罗忠于事实,拒绝作这样的忏悔,还坚持宣称:“我还没有说出自己所见所闻的一半。”
马可&;#8226;波罗和他的父亲、叔父在中国生活了17年,思乡情切,一再向元世祖忽必烈请求回国。起先,忽必烈宠幸马可&;#8226;波罗,舍不得放他们三人走。直到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忽必烈选了一个名叫阔阔真的皇族少女,赐给伊儿汗国的国王做王妃,需要一个熟悉海路的人护送她到伊儿汗国去,这才让他们父子叔侄三人离开中国。
直到1295年冬天,尼古拉、玛飞和马可才回到威尼斯。他们离开家乡已经26年了,占据他们住宅的远房亲戚竟认不出他们,将他们拒之门外。他们反复说明情况,并拿出各种足以证明身份的证据,才被故乡的亲友接纳。
13世纪,威尼斯与热那亚两个意大利城邦之间经常发生冲突。1298年,热那亚进攻威尼斯。马可&;#8226;波罗出钱装备了一艘战舰,自任舰长,加入威尼斯舰队,同热那亚舰队展开激战。威尼斯舰队全军覆没,马可&;#8226;波罗成了热那亚人的俘虏。
在热那亚人的牢房里,马可&;#8226;波罗认识了一位难友——比萨作家鲁思梯谦。他向鲁思梯谦讲述了他在中国的见闻。鲁思梯谦将他的叙述笔录下来,这便是著名的《马可&;#8226;波罗游记》,又名《东方见闻录》。
1299年,马可&;#8226;波罗获释,回到威尼斯,重操旧业,经商为生。1324年,马可&;#8226;波罗因病去世。
《马可&;#8226;波罗游记》向欧洲人展示了一个神奇美丽、富庶繁华的东方世界。著名旅行家哥伦布就是因为看了《马可&;#8226;波罗游记》,对中国文明钦慕不已,才下定决心,冒险远航,以实现到中国一游的愿望。哥伦布远航,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开辟了欧洲资本主义文明历史的新纪元。究其缘由,首先要归功于马可&;#8226;波罗对哥伦布的巨大影响。
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七百多年来到中国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8226;波罗无疑是位先驱者,其所著《游记》家喻户晓,被称为世界一大“奇书”。今天,马可&;#8226;波罗及其《游记》的研究,已经成为一门国际性、综合性的学科——马可&;#8226;波罗学。
第二十二章:不争
第二十二章:不争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笔者字面理解
曲则全,枉则直,
有曲折才有全面,有弯曲才有伸直。引申意思为:能够隐忍委屈的人,他的心境一定是很完全的。能够涵受冤枉的人,他的心性一定是最坦荡率直的。
洼则盈,敝则新,
有凹陷才有装满,有旧才有新。引申意思为:能够低调谦虚的人,他的心灵一定很充盈圆满。能正视自己不足有德之士,他的心地一定非常清新。
少则得,多则惑。
有少才有多,太多就会无所适从。引申意思为:能够减少自己欲望的人,他的心境反而更充实,得到的反而更多。所以说贪求外在物质的人,他的内心是最迷惑的。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所以,圣人抱定一个信念:就是顺其自然的法则而行事,他们足以成为天下的楷模。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功;不自矜,故长。
不显示自己,所以开明;不自以为是,所以才能光明正大;不要功自傲,所以才能立下奇功;不自吹自擂,所以能长治久安。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由于不争,所以天下也就没有人和他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古人说“有曲折才有全面”,不是假话?只有经得起曲折道路考验的人,全面的胜利就会归他。
笔者感悟
本章老子用辨正法的观点为我们阐述了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处世哲学。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