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2/4 页)
使,去拜见教皇克莱门特四世。忽必烈赐给他们一面金牌。持有这面金牌,他们可在蒙古征服的广袤土地上通行无阻,并受到官员的保护,能领取到一切生活必需品。
尼古拉、玛飞两兄弟在路上走了3年。1269年4月,他们到达阿克城,在那里,听到克莱门特四世新近逝世的消息。驻阿克城的教皇使者要他们等候新教皇的选举的结果,然后向新教皇递交蒙古大汗忽必烈的国书。兄弟俩利用这段时间回到威尼斯探亲。这时马可&;#8226;波罗已长成15岁的少年了。
新教皇的选举一再拖延,两年之后才有了结果。选出的新教皇正好是当年那位驻阿克城的教皇使者,史称格雷戈里十世。格雷戈里十世委派尼古拉、玛飞为教皇专使,回拜蒙古大汗,并托他俩带去许多珍贵的礼物,赠送给大汗。
马可&;#8226;波罗十分向往繁荣富庶的中国,央求父亲带他到中国去。马可的母亲已经去世,尼古拉也觉得,让孩子一个人留在威尼斯,他放心不下。于是父子叔侄二人,一起踏上了赴中国的旅途。
他们沿着公元前一世纪初叶我国古代人民和西南亚各族人民开辟的“丝绸之路”东行。他们有时骑马,有时骑骆驼,有时步行,穿越叙利亚、伊拉克、伊朗,走出中亚大沙漠,跨过帕米尔高原,经新疆的喀什、于田、罗布泊,到甘肃的敦煌、玉门……他们在中国境内所走过的路线,大体上是晋代高僧法显、唐代高僧玄奘西行求法的路线,不过行进的方向相反罢了。
他们走了三年半时间,于至元十二年(1275年) 5月到达上都开平。
元世祖忽必烈在上都专门集合文武大臣,举行盛大仪式,欢迎远道而来的教皇使者。尼古拉、玛飞向忽必烈报告了往返的经历,并呈上格雷戈里十世的书信和礼物。忽必烈注意到侍立在两兄弟身边的马可&;#8226;波罗,问:“他是谁?”尼古拉回答:“这是陛下的仆人,我的儿子。”忽必烈很喜欢这个体型威武、仪表端正的年轻人,下令将马可的名字列入荣誉侍从的花名册。
马可&;#8226;波罗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熟悉了蒙古宫廷的礼节,学会了蒙古语和汉语。元世祖忽必烈为了考察他的能力,派他到云南去办事。当时,从云南到上都要走六个月的路程。马可&;#8226;波罗一路留心观察风土人情,回到上都后,向忽必烈详细报告。例如,他看到云南人从盐井中取水,放在小锅里制成盐饼,盐饼上凸下平,打上特殊标记后,可作为货币流通,80个盐饼兑换一个金萨吉(金币名称)。可是,当商人将盐饼运到偏远山区后,按山区土人的落后情况,以及离城市的路程远近,只用60、50、甚至40个盐饼就可换到手一个金萨吉。又如,有很多云南百姓随身带有毒药。遇上有被捕或受苦刑的危险,他们就吞服毒药自杀,以免遭受折磨。当地的政府官员得准备好狗屎,一旦发现犯人吞服了毒药,就强迫他们吞食狗屎,以引起呕吐,解除毒性……对于这些情况,忽必烈都听得十分认真。他夸奖马可&;#8226;波罗聪明能干。以后,忽必烈经常派马可&;#8226;波罗执行重要任务。马可&;#8226;波罗曾到过济南、南京、九江、镇江、常州、苏州、杭州、泉州等地视察,曾在扬州当过三年总管,还出使国外,到过南洋好几个国家。
马可&;#8226;波罗特别赞赏杭州,在《游记》中说:“这座城市的庄严和秀丽,堪为世界其他城市之冠。这里名胜古迹非常之多,使人们想象自己仿佛生活在天堂,所以有‘天城’之名。”他同杭州城里一个富商结为好朋友。那位富商曾当过南宋皇帝的心腹侍从,对他讲述了许多南宋宫廷生活的细节,并带他去参观宋代皇宫的旧址。面对败壁颓垣,马可&;#8226;波罗不禁感慨万分。他注意到,杭州城的居民恬静温文、忠厚公平、邻里和睦、待客友好,但对驻防的蒙古军人却十分讨厌,内心埋藏着由于大好河山被异族所占据而产生的亡国之恨。
那时的欧洲人根本不知道煤炭是什么东西。马可&;#8226;波罗在《游记》中惊讶不止地记载道:“整个契丹省到处都发现有一种黑色石块,它挖自矿山,在地下呈脉状延伸。一经点燃,效力和木炭一样,而它的火焰却比木炭更大更旺。甚至,可以从夜晚燃烧到天明仍不会熄灭。”他深感中国物产丰富、文教昌明。他死之前,天主教的神父要求他为了灵魂的安宁,声明取消《游记》中所说的“一些似乎不可相信的事。”马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