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4/4 页)
答应着,亲自捧上一张上置朱笔黄笺的矮几,皇帝提笔写道:“收钱宁为朕之义子。着自即日起名朱宁。”
※ ※ ※御札送到刘瑾那里,他大为诧异,也不免酸酸地觉得心中不大受用。但他不敢形诸表面,反而拱拱手说:“从今天起,你就是‘干殿下’了,可喜可贺!”
“刘公公莫这么说,不管怎么样,我只记着你老的提携之恩。”
“你能记得这一点,就是你的造化!来啊,”刘瑾大声吩咐,“根据御笔,办公事知会内阁。”刘瑾又说一句:“再办公事给户部,自即日起按皇子的待遇,致送月例。”
“多谢刘公公。”朱宁的口气,立刻就改过了,“彼此同喜!以后,还要格外的多亲近。”
“也不必多亲近,你只记得你自己能吃几碗饭就是了!”
这是个警告。朱宁暗暗惊心,可也起了戒心,立刻又变了态度,跪下来指天罚咒:“小宁儿不敢有一刻忘记刘公公的大思,倘或有丝毫忘恩负义,叫我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何必,何必!”刘瑾笑容满面地扶起他来,“我知道你是有良心的!只要好好干,有你的好日子过。”
稳住了刘瑾,抓紧了皇帝,朱宁就不须有何忌惮了。“干殿下”的身分要摆出来唬人,不但穿的是近乎皇子的服饰,而且别出心裁地自封一个头衔,叫做“皇庶子”,公然印在名刺上,到处拜客炫耀,成了京城里最恒赫也最特别的一个人物。
※ ※ ※户部的钱、工部的料、中军都督府征发来的军夫,要多少有多少,工程日以继夜地赶,进展神速;从正德二年八月开工,到第三年春天,已颇具规模了。
皇帝最讨厌什么“德”啊、“仁”啊这些冠冕堂皇的字样,所以新宅的建筑,题名不劳翰林院去引经据典,拟好几个典雅庄重的名字,听候御裁,直截了当地自己动手,正殿叫做“太素殿”;殿前的大池,叫做“天鹅池”;两翼钩连的密室,叫做“虎房”——皇帝不喜自比为龙,觉得壮威似虎,才够味道。
皇帝每隔两三天就得到“虎城”中亲自去饲喂两头来自贵州深山的白额虎,有时整只活羊扔下去,看两虎争食,翻扑抱滚,引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