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页)
是双方的消极期待值又撞在一起。
即使我们希望采取一切措施来避免消极期待值的影响,我们仍然有可能扇起本应熄灭的火焰。彼德·路德维希分析过一个女教师的例子:这个女教师发现,有一个英语词,学生每次发音都会有问题,为了避免学生念错,她就告诉学生这个词不应当怎么念。结果怎么样呢?学生记住了错误的发音,总是有几个学生一而再,再而三地把这个词念错。
消极的期待会引起恶性循环。反过来,如果乐观主义者抱有积极的期待,那么即便是错误的行动到最后也有可能获得积极的结果,这就是良性循环。我们可以举个例子:一个教师知道孩子的父母接受过良好的大学教育,因此对孩子怀有积极的期待。孩子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肯定,觉得自己受到了老师的认可,因此自信心大大增强,积极性得到了调动,学习变得主动,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思想集中,成绩很快便比没有老师的鼓励前提高了很多。
人的自我期待值也是同样的道理。因此就有人把自己看成是聪明的,幸运的,有些人则把自己看成是失败的、懦弱的或者不起眼的。鸽子一般会往有群鸽的地方飞,人的期待机制也是这样,人有什么样的期待,就会引来什么样的结果,或是成功,或是不成功。
女人如果在小姑娘的时候得到的教育就是比别人低人一等,那么她就会在自己的内心中形成一种自我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同小时候灌输的期待值多半是一致的。
自我价值观之所以在人的观念中属于一种相对稳定的因素,是因为人对往事总是有选择地回忆。人很容易记住能证实自己观念的东西,这个时候他会以为,这就是真实。人所期待的东西也很容易被人的意识捕捉到。反过来,和自己的期待值相悖的东西则不容易记住,而且忘得也快。弗里茨总是怨言不断,每天早上一进办公室,他就会唠唠叨叨,埋怨个不停。如果有一天他心情很好,别人可能就会根本记不住这一天。
人们看见的是人们习惯看见的东西,人们记录下来的是人们所期待的东西。
如果人们不得不去看和自己的期待格格不入的东西,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例外规则。
后天依赖性
预感自行实现不是凭空产生的。乐观主义者也好,悲观主义者也好,他们都是以一定的方式观察、分析自己的周围环境,并对之作出预测。一个人的生活经历决定了他是否认为事情是可以改变的。如果一个人认为,人对事情的发展结果是无能为力的,那么她或者他就属于听天由命型:“生活是怎么样的,你就该怎么样去生活。”人生就好比自然灾害,是驾驭不住的。她或者是他所“学到”的,就是听之任之。
我们每一个人都想知道,明天、明年、甚至下一个十年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有些人会用扑克牌算命,有些人可能会用其他方式占卜未来。总之,人如果知道了自己面临的将是一个什么样的未来,心里也就有了底,就会感到踏实。这种踏实感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如果一个人以为能够预见未来,而所期待的未来又没有出现,他就会觉得受到了命运的愚弄。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哪怕是消极的期待没有实现,人照样会产生不祥的感觉。因为预测没有实现,或者说错误的预测本身会使人觉得没有把握。这种把握的丧失会导致人认为,人对事情的发展是没有控制能力的,许多女人因此便安心于糟糕的生活条件。她们决定对生活不再抱任何期望。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女人在这种条件下生活感觉非常踏实,她们觉得自己能应付这种条件和环境。她们从小就学会应当如何去适应困难的生活条件。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光明,让自己拥有权力和影响力,让自己的生活充满哪怕是一点点的快乐,对她们来讲都意味着冒险、失败和丢面子。只要是置身于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女人们都会觉得仿佛世界末日来临了。对她们来讲可靠的就是对别人的依赖,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她们知道她们面临的是什么,什么样的未来在朝她们走来。她们觉得自己有能力应付这种不幸的局面,在这种环境下,她们为自己营造了生存下去的空间,但是以这种方式来运用自己的所谓生存机制,那是大错特错了。忍让和认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当然,摆出一副和命运决斗的姿态也不是正确的做法。这两种做法的指导思想是:我估计自己可能驾驭不了困难的局面,每一种转变,不论是坏的还是好的转变,都含有一定程度未可知的风险在里面,因此,转变是危险的。
预感自行实现(4)
固定的思维模式和程式是可以被发现的,在记忆中搜寻就是一种办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