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秦乾第一次交锋(第2/7 页)
强烈的警告:秦国,绝非软弱可欺之地。
马国成虽在与关宁的交战中败北,但凭借着少梁城坚固的防御工事,他成功将残部退守少梁。尽管大秦军队在战场上大获全胜,却因补给线的延长和兵力有限,无法迅速占领大乾的土地。秦军暂时驻扎在边境,未能推进。
马国成带着几万残兵回到少梁,眼神中充满了不甘与愤怒。他站在少梁城的城墙上,眺望远方,心中暗自发誓:“关宁虽胜我一时,但若援兵到,我必将反败为胜!”
,!
求援与再战的决策
马国成知道,凭借自己现有的兵力很难再与关宁对抗,唯有请求大乾朝廷迅速增援,才能挽回局势。他召集了少梁城的守将与谋士,商议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我们必须尽快求援,否则少梁迟早会被秦军攻破。”马国成脸色凝重地对众将士说道,“只要援兵一到,我们便可与秦军一决高下。”
一名谋士出列说道:“大将军所言极是。如今,关宁虽胜,却未能深入我大乾之地,正是我军反攻的良机。城中粮草尚充足,可以坚守一段时日,但需尽快向朝廷请命援军,否则时间拖久,形势不利。”
马国成听后点头,立即派遣快马信使,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传信大乾朝廷,恳请增援兵马。
与此同时,秦军在边境稳固了阵脚,关宁的五万精锐暂时驻扎在少梁附近,等待进一步的命令。关宁深知,马国成虽败,但大乾的兵力仍不可小觑,尤其是若少梁城的援兵到来,局势将更加复杂。
“我们虽胜一战,但并未彻底削弱大乾。”关宁在营帐中与副将商议,“少梁城坚固,若援军到,恐怕又是一场恶战。”
副将点头赞同,“将军,何不趁敌援兵未至,发动突袭,尽早攻下少梁?”
关宁眉头微皱,思索片刻后说道:“再观察几日。我已命斥候探查敌方动向,若援军有异动,立即采取行动。”
秦军的紧张气氛与马国成的急切求援交织在一起,整个边境地区风起云涌,战火一触即发。
数日后,朝廷的援军终于有了回音。马国成在城楼上接过信件,拆封一看,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意。信中明确表明,大乾皇帝已经下令调遣五万精锐援军前往少梁支援,并派遣了另一位名将辅佐马国成,以确保反击成功。
马国成将信紧握在手,眼中充满了斗志。他对身边的将士们说道:“援兵即将到来,届时我们便可与秦军再战!告诉弟兄们,准备好迎接反击的号角,待援军一到,我们便以雷霆之势击溃关宁!”
他回头看向秦军的方向,心中涌起一股复仇的怒火。此次,他决心不再败退,誓要以少梁为跳板,重新夺回战场的主动权。
关宁深知马国成的援军正在赶来。他意识到,正面强攻少梁城并非上策,尤其在敌方援兵即将到达的情况下,贸然进攻可能会损失惨重。于是,关宁决定采取智取的方式,将少梁城收入囊中。
关宁先在少梁城外围大肆布置军营,假装准备发动全面围攻。他命令士兵不断制造动静,白日操练,夜间点燃大量篝火,营造出大规模进攻的假象。与此同时,秦军的斥候被秘密派出,四处散播流言,称秦军即将以十倍兵力强攻少梁城,以彻底击溃马国成。
马国成看到秦军在城外集结,果然中计。他以为秦军正准备大举进攻,立刻加固城防,并将全部兵力集中在城墙上,以防突袭。马国成的注意力全部放在城外,忽略了城内的潜在危机。
关宁深知,少梁城的城墙坚固难攻,但若能里应外合,胜利便指日可待。他秘密派遣一名心腹探子,装作流亡的商人混入少梁城,与早年被秦国收买的少梁城守卫统领联络。
这名统领名为鲁统,他多年前便与秦国暗中勾结,早已对马国成心生不满。探子带来了关宁的密信,许诺若鲁统能协助打开城门,便可在秦军取胜后封他为少梁的守城将军,统领一方。鲁统见事有利可图,遂与秦军达成协议。
为了掩盖这场内外勾结,关宁决定先发起一次伪攻。夜深人静时,秦军突然发动了一场猛烈的佯攻,箭雨齐发,士兵假装攀爬城墙,吸引少梁守军全力防守。马国成亲自登上城墙,督战守城,命令全军死守不退。
战斗持续了一夜,秦军在黎明时分突然撤退,留下少梁城的守军疲惫不堪。马国成以为击退了秦军的攻势,虽然胜利,但他也耗尽了城内的大部分兵力。此时的他未曾料到,真正的危机还在后头。
就在少梁城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鲁统悄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