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黄巾之乱到三国结束小说 > 第75章 长城之战

第75章 长城之战(第1/2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诸天穿越,从慕容复开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从霸主尼多王开始傲视群雄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三国如烟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戏说嬴政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铁道:此生只为知更鸟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崩铁:是藏剑不是魔阴身情牵盛世恋歌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三国:从佃农开始横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

汉长城,乃是中原王朝,拱卫北疆的第一道防线。

城墙连绵,东起鸭绿江,贯穿神州北地,绵延至西域天山。

东西连接两万多里,凝聚了南北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亿万百姓的血与泪。

巨石砌垒的高城,就像巨龙盘旋在群山之中,连绵无尽的烽台勾勒出蜿蜒的山势,像一条俯卧在群山尖一的龙。

夕阳西下,泛黄的石磊表面淡着一层流荧,承载着历史的变故与沧桑。

宁北要塞下,人潮汹涌,呐喊声烈!

城上城下,伏尸遍地,巨石砌垒的城墙上,被染成深深的黑褐色!

一名士兵顶着箭矢滚石,历尽千辛万苦才爬上城墙,却被迎面的长矛捅穿胸腹。

战事惨烈,每时每刻都有人负伤牺牲,这场攻防战一直持续到夕阳日落,鲜卑人才鸣金收兵!

天色黑暗,阴影笼罩,城楼上火光摇曳中映射出阎柔那沉重的眼色!

一名将领正低声的汇报着军中情况:“大哥,今日一战,我军伤亡八百,重伤三百人...”

“若加上昨日折损士兵,我军能战者,不足千人...”

说到这里,阎志脸色沉重,不由小心上前问道:“以目前的形势下去,恐怕明日...”

后面他没在说,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汉军虽然勉强抵住了鲜卑人的进攻,但是三千士兵折损过半,若不是阎志等人努力压制,说不定早就崩溃了。

要知道即使是夏军中的精锐兵团,都未必能承受六成伤亡,更何况宁县这些新兵蛋子。

阎柔望着城外灯火通明的鲜卑大营,脸色愈发凝重:“大营物资运出几何?城中百姓还有多少没有撤离?”

“大哥,府库兵器物资吾已安排青壮运往渔阳,至于百姓已撤离九成,只剩下一些舍不得良田家当...”

“管不了那么多了,既然他们不怕胡人的铁蹄,老子也不强求...”

说话间,阎柔顿了顿道:“让兄弟们趁夜撤离,这宁县兄弟们已经尽力了...”

“再困守下去,无非是城破人亡,没有丝毫意义...”

如今鲜卑人大举南下,魁头更是仗着兵力优势,分兵绕道宁北后方,烧杀掳掠...

这个时候,他们在继续坚守孤城,已经毫无意义...

而且阎柔没有打算在宁县死守,因为凭借他手里剩余的那点兵力,真等到明日出,恐怕一切都凉了。

人心各异,哪怕鲜卑人已经打到城外了,还是有人不愿相信现实死守着那点财货不愿放弃。

难道当初檀石槐大军过境的教训很远吗,这些过去多久就有人忘记了其中的教训!

自己与一士兵在城头血战至杀敌,死了上千名兄弟才争取到一点时间,不知道珍惜那就随他们去吧...

阎志不再犹豫,迅速下城,趁着夜色组织士兵撤离...

守军撤出宁县没有引起一丝波澜,就连城中一些百姓也没有察觉,阎柔等人竟然会直接抛弃他们逃了...

......

冀州河间,地处华北平原,东与沧青,北望幽州!

随着大贤良师归天,张燕黄巾主力,被压缩到巨鹿广宗一带。

河北虽然战火不休,但总体上已经归于平静,各地商贾百姓,也敢于在县城内冒头了!

骄阳烈烈,随着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起,打破了河间好不容易争取到的宁静。

轰隆隆,大地上狼烟滚滚,荆旗蔽空!

官道笔直,一队骑兵呼啸而过,直奔河间古城!

“快,关城门!”

城楼上,有士兵注意到了北方的狼烟,迅速发出警示:“快关城门,在派人通知魏将军,北方有大批敌人靠近…”

驻守河间的负责人是刘虞心腹刘封,在汉军得知李屠夫不顾北方乱局坚持提兵南下后。

幽州军便迅速做出了部署,在河间章武一代屯集两万余名精锐将士,准备依城而守。

当刘封收到消息后,他便迫不及待的带着一众手下上了城楼!

“李屠夫还是来了!”他望着城外列阵有序的敌军,以及迎风招展的夏字大旗,一眼便认出了来者的身份。

整个北地除了夏军,还有什么人,敢在这个时候插手冀州这绞肉机般的战场。

刘封心中哀叹:“唉,夏军这般罔顾大义,只是苦了北地百姓...”

“哼,李屠夫无德,在

目录
一人:开局飞雷神,妖孽小师叔网王之未来生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