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黄巾之乱到三国结束小说 > 第74章 边军心思

第74章 边军心思(第1/2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诸天穿越,从慕容复开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从霸主尼多王开始傲视群雄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三国如烟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戏说嬴政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铁道:此生只为知更鸟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崩铁:是藏剑不是魔阴身情牵盛世恋歌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三国:从佃农开始横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

好似看出臧霸内心忧虑,王雄接着道:“不瞒将军,武皋城关内有粮草三十万斛,足够大军半年用度...”

“且武皋为长城中段重镇,仓库粮草充实无虚...”

“足以支撑到鲜卑退兵无忧,将军若不相信,可派人入城检查...”

“三十万斛!”听到这个数字,臧霸并没有放下忧虑:“粮草虽足,但对我军来说,实在太少了…”

“还是需要从云中调集粮草,若不然光凭武皋关城内的物资,恐怕撑不过去...”

武皋城内夏军合汉军有三万余众,若再加上一些其他人员,其中粮草供给士兵用度确实绰绰有余。

但是夏军的惯例是一日三餐,比汉军消耗的可厉害多了,按照汉军的算法,根本不够。

另外就是臧霸来援多为骑兵,以夏军一骑双马的状态,城内还有四万多匹战马,这些体格高大的牲口,消耗可比人要大多了。

粗略估算,这些战马的消耗是普通士兵的三到四倍,这种情况下三十万斛粮草就有些不够了。

当然战马也不是光吃粮草,在平常时分一些精料混合草木也能对付。

只不过战争容不得疏忽,粮草有缺终究不美。

“大哥,武皋战事惨烈,不如向大帅发兵求援吧!”

昌豨等人同样忧虑道:“鲜卑人大举南下,单凭云中军团恐怕很难抵挡...”

“不行,此正是主公攻略冀州关键时期,万不能因为鲜卑人而打乱...”

臧霸想也没想,直接拒绝了,他此次率军北上,是为了稳固局势减轻夏军压力的,可不是给大帅招惹麻烦的。

是的,臧霸擅自调兵北上确实是为了抗压,主要的目的还是想御敌于并州之外,不让鲜卑人把战火烧到夏军治内。

后方稳固,大帅才能安心施行幽冀战略,出发点是好的,只不过他却不知道自己的举动已经惹恼了某人。

臧霸得到数据,心中有了计较,站在城楼处,俯视着城外炊烟蒸腾的鲜卑大营。

他思虑良久,吩咐道:“仲台,汝亲自负责押运粮草一事,十日之内吾要武皋关新增二十万斛军粮...”

“诺!”孙观领命。

“伯台,命各部增加探哨人手,密切监视鲜卑人的动向,一有情况立刻汇报...”

“报,将军,有紧急军情...”

当臧霸下达军令的同时,一个意外的情报,却打乱了他的计划。

匆匆阅览之后,他眉头紧蹙:“鲜卑人越过边境,正在急攻定襄,怎么之前一点消息都没有!”

“将军,此事千真万确,而且武要方向,正有大部敌军西行,看路线似乎是要断绝我军后...”

“他们怎么敢,真当雁门守军是摆设不成...”

臧霸闻听鲜卑人这个危险举动,脸色瞬间阴晴。

他再次抬首,遥望城外鲜卑大营,不知对方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长城万里,敌人突破其他防线南下很正常,但武皋乃是扼守定襄以及云中的前沿要塞。

这就相当于,夏军在紧要的战略位置上,插了一颗钉子。

鲜卑人敢绕过城关攻打定襄,或者想要南北两面围城,那也是要看情况的。

如今武皋在手,鲜卑人可以包围武皋,那夏军同样也可以调动雁门,和定襄驻军,对敌人施行反包围。

己方有城池要地在手,天然的占据地利优势,和攻守主动权。

鲜卑人孤军深入后勤不稳,这种情况下若被夏军抓住机会,全军覆没也不是没有可能。

“既然鲜卑人敢于弄险,那我就让他有来无回!”

臧霸思虑片刻,心中有了定计:“定襄守军不变,继续坚守城池,然后传令给伊礼,让云中守军东进,伺机而动…”

“同时给雁门李原传信,让他在必要时配合我军,将境内这股敌人吃掉...”

“老子要让鲜卑人知道,有些地方不是他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

“大哥,那李原是太史慈心腹,他会配合吗,若到时...”

“北疆安稳,关乎大帅基业,关乎一众兄弟安身立命之本,若对方还有点见识,断不会在这个时候为难....”

臧霸言语肯定,夏军内部虽然派系林立,虽然相互不服。

但在一些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还是很默契的,没有人敢开先河。

将领之间不对付,那是

目录
一人:开局飞雷神,妖孽小师叔网王之未来生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