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2/4 页)
大编剧兼导演的《足球流氓》(Hooligans )公开上映。所谓〃足球流氓〃,其平时一贯表现不好,品行恶劣,道德素质低下,经常在足球场上寻衅闹事,劣迹斑斑。他们到足球场并非是为了欣赏足球赛事,而是借看球之名发泄情绪和寻找刺激,并故意制造事端。
说到英国足球流氓的诞生,要回溯到二战之后的欧洲重建期,那时的英国人心情苦闷,看球风气遂即滋起,数中下阶层的青少年尤胜,偶尔会有失控的场面,例如球迷冲进球场以及小型的斗殴等,由于当局控制不力,逐渐形成了〃次文化〃现象。足球场上酿成的悲剧骤然增多。在所有的这些现象中,模仿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也就是社会认同起了关键的作用。随着斗殴愈演愈烈,足球的〃次文化〃在20 世纪的整个70 至80 年代日益被视为〃犯罪〃,当局开始动用警力予以取缔。政治力量的介入使得这种〃次文化〃也跟着被快速地政治化,反而更满足了青少年群体挑战权威的*。英国政府早期的处理不当所造成的这一社会情绪的扩散,不能说不是一种激化原因。假设英国早年即重视青少年中的〃维特效应〃,并把这种暴力行为视为〃次文化〃问题来处理,或许〃足球流氓〃问题就会向另外一个方向发展也未必。
说到20 世纪80 年代的英国足坛,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并不是利物浦队的称霸天下,而是臭名昭著的英国足球流氓。这些人以球迷的身份随球队一路征战,在欧洲各地制造了一系列的惨案。1985 年5 月29 日,英格兰利物浦队与意大利尤文图斯队进行欧洲冠军杯决赛期间,爆发球迷骚乱。先是英国足球流氓寻衅滋事,扰乱球场;接下来的是,隔离两队球迷的围墙被挤倒,意大利球迷遭到涌过来的英国足球流氓的杀戮,在数万人的目击下,39 名球迷当场死亡,300 人受伤,整个海瑟尔球场变成了血肉的磨坊。1989 年4 月15 日,足总杯半决赛,利物浦队在希尔斯堡与诺丁汉森林队交手,结果由于发生球迷骚乱事件,造成了96 名球迷死亡,其中大多数是利物浦队的球迷。
“精于别国方言,邃于西学西政”(2)
早岁游学欧洲列邦的经历,让辜鸿铭对于欧洲的现代文明,及时地予以确认,他说过:〃必须承认,今天欧洲的现代文明在征服自然方面的确取得了成功,而迄今为止,尚没有任何别的文明能达到这一点。〃同时,他认为:随着文明的进步,人类逐步发现,在征服和控制人类情欲方面,还有一种比物质力更加强大和更加有效的力量,名曰道德力。在过去的欧洲,这种曾有效地征服和控制人们情欲的道德力是基督教。可如今这场血腥的战争已超越了它,它似乎已经表明,基督教作为一种道德力量已然失去了效用。①在他看来,如果说,这场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终根源是大英帝国的群氓崇拜;那么,这场战争的直接原因则是德国的强权崇拜。他的结论令世人惊愕不已。
1880 年,他登上了去马来亚的轮船,被英国殖民政府派往新加坡,在辅政司任职。1881 年岁末,他偶然认识了清廷派赴南洋诸地宣慰侨胞并与英国殖民当局办理交涉的马建忠②,经过三昼夜的倾谈,他的人生观及生活方式发生一百八十度大转变,由此他倾心仰慕祖国文化,决心回国为灾难深重的祖国效力。他向殖民当局辞职后不久,即来到华洋杂处的香港,埋头苦读汉学著作和中国经典,对中国学术思想恍然醒悟,写出了平生第一篇有关中国的论文《中国学》,文章概述了西方19 世纪以来的汉学发展情况,严厉批评了西方汉学家们的治学态度和学术不足。此文在《字林西报》①上连载后,他兴冲冲地赶到上海,想请教马建忠,未如愿相遇,乃随处旁听一些塾师讲授〃四书〃。其中,〃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大学》里这句本意是说洗澡的话,却给他留下至深印象,他进一步悟道:精神上的洗礼,品德上的修炼,思想上的改造,又何尝不是如此?联想到基督教徒的每日忏悔,汤生决意要使自己废旧图新,追求中国精神,并使之完美。他借用〃汤之盘铭〃之句,给自己取了个字,叫鸿铭。鸿者,弘大之意。商汤王在洗澡盆上刻写警语,他将此义放大,刻在心中,使之成为自己的座右铭。
他所指出的大不列颠为代表的〃群氓〃品性,形象地说,其特征与后来出现的英国足球流氓现象颇为神似,活脱脱一副声称用武力维护圣教,实则肆意抢掠的西方暴徒皮萨罗(Franeiso Pisano)的形象。在他看来,这样的人,未能认知〃礼〃,*不羁,就是一群乌合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