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2/4 页)
他能说会道,体面斯文,这活自然也就非他莫属了。为此,颜裁缝于前一天就在颜进裁缝铺的门前挂好了“明天关门”的纸牌。
不单说颜进裁缝铺关门的事,就连镇里的小学和中学也都放假一天,原因是学校的干部和老师都要参加郭家大院这一场史无前例的婚庆大典。而且小学和中学还专门为此准备了节目,由数十个精挑细选出来的学生到时手捧鲜花站在郭家大院门前唱迎宾歌曲,这自然也就少不了金银。
这样盛大的喜事,永安伯自然也是要去的,而且在头两天,黄管家就受郭老爷之命专门上门找过永安伯,说是郭老爷要请永安伯在大少爷婚事那天,到场专门负责管理酒水。
永安伯也不好推辞,不管怎么说,毕竟是在一个镇上住着,不答应有些说不过去。更何况又有机会可以见着紫花呢。
这不只是郭家大院的喜事,好像是变成了整个古风镇共同的节日,大家奔走相告,喜气洋洋。几乎镇上的每家每户的大人都被请去帮忙,会做饭的巧妇们更是于几天前就被请进了郭家大院,帮忙提前准备婚事这天的酒宴。小孩子们也不用读书,都早早的跑到郭家大院门口来看热闹。戏台还没有搭好,一些孩子们就开始从自已家里搬来小凳,提前占好了有利的位置。
晌午刚过,几声“嘀嘀”的汽笛声传来,一辆小客车开到了郭家大院门前,从里面下来了县府的李县长,县警察局的张局长,县工商局的郑局长,县财贸局的王局长,紧跟后面的是盐务局的周局长,九曲盐厂的孙厂长。另外还包括各位局长的夫人和司机在内一共是十一个人,男的都着丝绸长衫,红光满面,气度非凡。女的都着丝绸旗袍,打扮得花枝招展。
郭老爷早已在颜裁缝的陪同下于院门口等候多时,一见贵客到来,他慌忙上前迎接,一阵寒暄,贵客们被郭老爷安排进了西花厅,好烟好茶伺候。
镇民们这下可都傻了眼,虽然大多并不认识这些气派非凡的贵客都是些啥子人物,但在弄清楚这些人物的真实身份过后,不免更是对郭老爷另眼相看了,因为谁的心里都清楚,如果说要谁有能耐结识这么多的大人物,在古风镇恐怕也就只有郭老爷一人了。
且不说这县政府几大部门的一把手都来为郭老爷捧场,单说这一辆小客车对镇民来说,就已经是了不起的新鲜玩意儿了。除了极小数到外面闯过的镇民看到过汽车以外,镇民们这还是第一次看到装着四个圆轮、头上还长着两个“大眼睛”的洋马儿。于是镇民们便都围在小客车的四周又是看又是摸的,感觉好玩得很。
这也难怪,这古风镇到县城的公路也只是头年才修好的,事实上这也不能称其为公路,叫通黄包车的马路或许会更恰当一些。再说是这辆小客车本来也是县里的第一辆载客的小车,整个县城加起来也就只有两辆,另一辆据说是县盐务局所有,是专门用来运盐的呢。
大家正看得起劲,这时黄管家扭着屁股走了过来:看些啥子?有啥子好看的哟?
“我说黄管家,你说这个玩意儿要跑起来究竟有好快哟?是不是比黄包车还要跑得快哟?”有人好奇的问。
“哎呀,我说你们一个个都是木脑壳,生就没有见识,这要不比黄包车快,那还算啥子高级玩意儿嘛,你们就没有看到这比黄包车要多两个轱辘?就给人多长了两条腿一样,还能跑不快?真是没有见识!”黄管家很是得意。
“还是黄管家有见识,啥子都懂,啥子都见过,这样的玩意儿我还是第一回见呢。”有人恭维。
“光见过有啥了不起!我以前陪我们家老爷到县城办事时还亲自坐过这个呢。”黄管家有些洋洋得意的样子。转过身扭着屁股走了没几步又回过头来:我说大伙儿,看看可以,可不要动手乱摸,要摸坏了,你们就算是卖了婆娘孩子也赔不起,到时我可没法向我们家老爷交待,说着又回过头扭着屁股走开了。
“有啥了不起!还不是占着郭老爷的光?”有人咕哝。
“看这屁股比女人扭得还圆,要是一个女人,保准是一个卖娼的货色!”又有人取笑补充。
古镇汉子…古镇汉子(中部) ;第六十四章
。
这天天刚麻麻亮,郭家大院就开始热闹了起来。
今天是郭家大少爷结婚的日子。
好像就在一夜之间,郭家大院里里外外都挂满了大大小小的红灯笼。每一道门窗上都贴上了红红的喜字和窗花。院门前的两头大石狮嘴里可以滚动的绣球都被裹上了红红的丝绸。大门正上方的牌匾上,缠着一朵硕大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