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页)
是当时的军委主席(太尉)桥玄(字公祖),他说:“天下就要乱了,没有上承天命下安黎民的天才出世汉朝可就要玩完了!那个天才就是你曹操呀!”(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鉴于桥太尉响当当的名头和地位,老孙就从桥玄细细说起。
历朝历代打下天下的都是英雄,其后便是黄鼠狼生老鼠一窝不如一窝了,碰上个中兴之主的确比买彩票中大奖都难,苦的可就是天下的老百姓了。
光武帝刘秀同志的后辈们到了桓帝这一代,连老鼠也不如了——至少在繁殖能力上:三十六岁过早驾崩的汉桓帝刘志竟然无人接班。没法子只好肥水暂流外人田了,其实也算不上太外,也是五服沿上自家的血亲,汉肃宗的玄孙刘宏。
刘宏同学本来小日子过的挺滋润的,世袭解渎亭候,靠着祖宗的荫护,不干活也比一个省级干部领的工资多得多,别听他家经常对外哭穷,要知道,掌实权的暗收入是说不清的,一般是工资基本不动,老婆基本不用。
当时的刘宏家在河间的一亩三分地里也属一方土皇上,汉时兴封地,河间是他曾祖父河间王刘开的封地,也就是说他家可以享用这一方老百姓上交的一切赋税,论说可比当什么皇帝自在多了。
可是一个人的命运大多都不是由自己安排的,更别说他这个十二岁的娃娃了,稀里糊涂的小刘宏被稀里糊涂地从河间拉到了洛阳,又稀里糊涂的当上了皇帝,称为汉灵帝。
说起来也够可怜的,你想:一个十二岁的孩子,还是正贪玩的时候,一下子当了这么个大官,全中国最大的官,那还不得累死?
尤其还是接了个烂的不能再烂的烂摊子,那这个烂摊子保证会更加烂下去也就是必然的了。
没有人不想当皇帝,真当上了是幸运还是不幸就不好说了。
记住,这年我们故事的主角曹操才十三岁,还是小曹,正是斗鸡玩狗、气得试图管教他的叔父发疯的时候。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子金山侃史之曹操——阿瞒出道 (3)
看一个干部是廉是贪;最简单的莫过于清查他的家产:你的固定资产加上手中存款多的吓人,总数甚至超过了你工资的总和,就算是你全家都在喝西北风延命也攒不这么多,这时候你把廉政喊得再响也没意思。别犹豫,先把你双规了再说!
东汉时还没有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不比今天,有这么周到的防贪措施,层层的反贪机构,那时候见钱不眼开全凭政治觉悟。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偏偏灵帝这个上梁歪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至于这个歪道高手如何歪的别出心裁,容老孙后面细讲。
但桥玄这个下梁却是全然没学会灵帝上梁的歪门邪道,竟然“愚蠢”到“出污泥而不染”,确实廉到了能感动的联合国给下半旗的水平:当了一辈子高干(司徒、司空、太尉都干过)最后竟然是穷死的!据史载,咽气后家里连棺材都买不起,真是羞煞了现今的几多“人民公仆”!
此人是睢阳(今河南商丘南)人,生于汉安帝永初三年(公元109年),任太尉之前便以清明知人闻于朝野。
群鸦鼓噪,残阳如血。
桥玄三骑两从,悠行于江淮古道。
此刻他的心里是既沉重又轻松,轻松的原因很简单:刚卸去了太尉重担,确有一种无官一身轻的惬意;可这惬意只是在内心一闪而过,沉重却是越来越有感觉,仿佛这跨下的花斑马也渐渐的经不住了自己心情的重压。
辞官不做在他这一生早已不是第一次,被皇恩浩荡从高位上赶下来也算是车轻路熟,但这一次不同,这一次他是真正的心已灰、血已冷:
“这翻来覆去的朝局我早已司空见惯,没有听说过有一个小圣主是长命的,近十朝天子即位时就没有一个满十五岁的,历代都是不同的太后秉政,外戚专权也就难以避免,只是权利这东西最易成瘾,小皇帝一旦大了,除了靠着小皇帝掌权的亲娘以外;相关人等都会毫不犹豫的让他死掉,换一个小顽童,便又可以名正言顺的把持朝政十几年了。
“真正让老夫忧虑的是那些五根不全的宦官啊!我同情你们,又不能不鄙视你们,但还是要打心底叹服你们,惑圣主,老夫不如啊!
“你们只能让我忧虑,能让我五内坠铅的人却绝不是你们,你们不配!是那个我为之尽忠的圣上啊!唉!扶不起来的……”
打住,不能再顺笔写下去了,那时候是光和二年(公元179年),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