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儿红颜篇 > 第75部分

第75部分(第1/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游戏降临:从单机开始逐步成神斗罗v:从捡到失忆的比比东开始卢丹妮邓佳哲末世:囤女神,系统百倍返现全球灾变:开局建设神级战车初之心盛霆烨长夜尽头周铮穿越成太子的小说傅啾啾穿越小说领先人类一千年原神之旅行者在漫威让你练短跑,你破了世界纪录?在古代逆流而上的日子精灵之我是农场主穿书后我成了小拖油瓶顾总太太把你拉黑了乔若星顾景琰从学霸开始迈向星辰大海大唐贵婿模板奥尼尔,美女都是我的充电宝王者:是个英雄就超标,别太离谱

魏延找了一个“烧毁阁道”的罪名。也许魏延因为和杨仪怄气,真的烧了几小段栈道,但是未给大军撤退带来影响,否则,魏延坐在汉中喝茶的时候,杨仪也许还在山里指挥修造栈道,也许早被司马懿追上了。

《三国志·魏延传》里还有一处记载,蒋琬带领宿卫营去南谷口处理魏延事件,才出成都几十里,魏延的死讯就传来,蒋琬就回去了。死讯就没到褒口来,而是回成都了。

这里的记载表明,蒋琬是去镇压魏延的,因此魏延一死,蒋琬就没有再去的必要,就打道回府了。这说明,在杨仪和魏延的互诉中,官方采信了杨仪的说法,定了魏延谋反之罪。

《三国志·杨仪传》记载,杨仪“平叛”,事后只被拜为中军师,根本没有统兵权,基本是被晾在了一边。这就奇怪了,杨仪可是“平叛”的第一大功臣啊!要是魏延造反的话,那杨仪就是力挽狂澜的人物,事后肯定会高官厚禄,可是他又怎么被弃之不用呢?

这只能说明,当大军完全撤回后,为魏延鸣冤的人多了,真相渐渐浮出水面——杨仪暴露了。魏延人缘虽然不好,但是诸将仍然议论纷纷,都推断说魏延绝对不会投降魏国了却还要赶回来(“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诸将分析,魏延只是想杀杨仪(“但欲除杀仪等”),但惹火烧身。杨仪暴露了,当然不能给他升官了。

问题出来了,既然杨仪暴露了,那朝廷怎么不为魏延平反,治杨仪的罪呢?

纵观历史,历朝历代,哪位统治者纠正过自己主办的冤假错案?最大的可能,是后代纠正祖宗办的错案,后任纠正前任办的冤案,而且也要费很大力气。曹魏灭蜀功臣邓艾,因钟会构陷,正好司马昭想扫平篡权路上的障碍,就在263年定了邓艾罪,然后邓艾在被押解的路上被杀。后来,邓艾蒙冤已是大白于天下的事实,可是也无人为他平反。直到267年,司马昭死后第二年,议郎段灼上书为邓艾鸣冤,此事才被提起,可是即使是这样,司马炎也是到了273年才下诏为邓艾平反。要不是段灼坚持不懈,要是司马昭还活着,邓艾有可能洗清冤名吗?

定魏延罪的是刘禅、蒋琬,费祎和姜维在中间也起了作用,蜀汉一直是这几个在魏延案件中洗不清的人掌权,魏延案件也就一直没有反过来的可能。所以,杨仪也不会被追究责任。

一些人,为了登上权威的宝座,不惜把真理踩在脚下。

魏延,这个战场上所向无敌的英雄,在自己人的算计里败下阵来。《三国志》以惊心动魄的文字,记载了魏延的结局:魏延逃亡后,杨仪派马岱追上去,马岱斩杀魏延,然后把魏延的首级献给杨仪邀功,杨仪亲自踩在魏延的头上,骂道:“庸奴!复能作恶不?”这时,杨仪心里肯定是爽极了:看你以后还能不能在老子面前拔刀!小人得志便猖狂,杨仪又派人到汉中,夷灭魏延三族。

可以肯定,《三国志》对这件事的记载,没有出错。鲁迅先生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这句话,完全可以用在杨仪身上。

可叹魏延,一代豪杰,生里走过死里来过,没死在敌人手里,却被自己人残杀!

可悲魏延,一身豪气,威震汉中,叱咤风云,死后落得了千古“反”名!

魏延啊,当你被杨仪踩住头颅时,为何不再气壮山河地慷慨陈词——

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良知被挤压得无处可存,但是我们仍然感觉到它的力量。蒋琬,魏延案件的实际拍板者,后来还是通过一个非常隐秘的方式表达了对魏延的忏悔。延熙元年(238年)冬十一月,大将军蒋琬出屯汉中。凄厉的寒风里,蒋琬望着破碎的山河,想到蜀汉无人,想起在这个地方,二十年前,魏延曾经无比豪迈地说:“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魏延的战场传奇,在蒋琬的记忆里复活。蒋琬叹口气,传令下去,对魏延重新以礼收葬,并在墓前立了石马⑥,以纪念魏延的战功。

可是,蒋琬毕竟没有勇气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

我们是通过分析《三国志·魏延传》的错误而知道蒋琬的错误的。以“信史”著称的陈寿,为何在一篇人物传记里犯了这么多错误?魏延事件,就由得他任意打扮吗?

其实,陈寿本来对魏延案件是了如指掌的。

历史家的难言之隐——

陈寿是蜀汉巴西郡安汉县人,出生于

目录
落跑弃妃:王爷爹地是混蛋孤钵-满朝凤华一梦上北大嫣然笑,皇后乱红尘一吻偷心仙脉传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