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2/4 页)
做到深更半夜,才能做完。尽管这样,兄弟俩没一个人,也没一次,会在没做完作业的情况下,爬到床上睡觉。
兄弟俩都喜欢在牛屋里做作业,即便在夜里,也是这样。爸爸、妈妈、爷爷曾多次问过他们为什么,钢蛋吐着舌头说“卧薪尝胆”,铁蛋扮着鬼脸说“忆苦思甜”。“卧薪尝胆”,其实是爸爸教育他们时,最喜欢用的一个词。“忆苦思甜”呢,则是爷爷教育他们时,最喜欢用的一个词。
“这俩孩子真懂事!”
爷爷这样说,爸爸这样说,妈妈也这样说。
他们并不知道,钢蛋和铁蛋之所以喜欢在牛屋里写作业,还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这样可以有更多时间,与妈妈牛在一起,与小牛在一起!这样,写作业写累时,就能和妈妈牛聊聊天,和小牛抵抵头。
除此之外,钢蛋还有一个谁也没告诉的想法:夜里在牛屋里写作业,既可以在家里少点一根蜡烛,又可以让爷爷、爸爸能踏踏实实多睡一会儿,不用总是惦记着给妈妈牛添草添水,也不用总是惦记着妈妈牛的安全。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细心的钢蛋,深知爷爷、爸爸、妈妈挣钱的辛苦,爷爷多少年没穿新衣服了?爸爸多少年没穿新鞋子了?妈妈多少年没买新头巾了?可是,哪一年过年,自己和弟弟没穿新衣服、新鞋子,没戴新帽子呢?
“穿新衣,戴新帽。过新年,真热闹。”
过年时,每当唱起这首歌,钢蛋总会暗暗发誓,等自己长大了,一定要让爷爷、爸爸、妈妈,每年过年,都“穿新衣,戴新帽”。有一次,他对妈妈牛这样悄悄讲过,并请妈妈牛保守这个秘密。
妈妈牛把这个秘密深深藏在心里,一直牢牢保守着,对谁都没讲过。
在牛屋里学习的时光,是快乐的,幸福的,温暖的。妈妈牛和小牛,也都喜欢兄弟俩在这里写作业。尤其是小牛,只要看见铁蛋抱着作业本走进牛屋,就会兴奋得围着他团团转。不过,一旦铁蛋坐下来,打开作业本,小牛就会安静下来,静静地站在他身后,听他读课文,看他写作业。
铁蛋读课文,特别是预习新课文时,常常会遇到不认识、不理解的字;写作业,特别是写数学作业时,又常常会遇到不会解的题。这时,钢蛋就会放下自己的作业,耐心帮铁蛋,就像一位“小老师”。铁蛋经常叫钢蛋“哥哥老师”,有时干脆叫“哥老师”,但每次都要故意拖长音调。
还别说,钢蛋这位“哥老师”,辅导起“弟学生”的学习来,真的像模像样;如果铁蛋一边装模做样写作业,一边偷偷摸摸逗小牛玩,钢蛋批评教育起他来,也一样毫不含糊,比铁蛋的老师还老师,甚至常常超过班主任!
这一切,也被妈妈牛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有时候,铁蛋被批评得急了,也会向妈妈牛告“哥老师”的状,诉“弟学生”的苦。这时,妈妈牛总会更加慈爱地看着铁蛋,一直看到他自己不好意思了,悄悄在心里宣布“撤诉”为止。
第五章 情深谊长(3)
曾有一个学期,钢蛋和铁蛋吃住都在镇里的学校,每个月才回家一次。这让妈妈牛和小牛十分寂寞。如果不是兄弟俩每次回家,都要坐在牛屋里,给爷爷、爸爸、妈妈,还有妈妈牛和小牛,讲在学校里发生的很多故事,妈妈牛和小牛一定会很伤心、很伤心。听兄弟俩讲故事,他们又很快乐、很快乐。
妈妈牛清楚地记得,在这些故事中,有一个弟弟铁蛋讲的故事,让她既高兴又难过。和她一样既高兴又难过的,还有爷爷、爸爸和妈妈。
铁蛋是这样讲的——
“有一天上午,我上完最后一节体育课,饿得要死,就赶紧跑回教室,冲向学校食堂。可那会儿食堂里的人太多了,挤来挤去,挤了好半天,才算打到了饭。饭是打到了,还要再从人群里挤出去,我就又拼命挤啊挤,好不容易快挤出来了,突然,一位高个子的同学无意中跘了我一下,把我跘倒了,饭盒里的饭菜,一下子全撒在了地上,因为同学太多了,我想捡都来不及……”
妈妈牛的耳朵,一下子立了起来。
“那个时候,别说捡撒在地上的饭菜,就连我的饭盒,都被像同学们踩扁了,筷子也被他们踩断了。更让我害怕的是,由于人太多,摔倒在地上的我,想爬起来都不容易,有人还踩到了我的手,疼得我哭了。看着那么多双脚,我好害怕,怕它们再踩到我的手,更怕它们踩到我的头,我的脸……”
妈妈牛的心,一下子收紧了。
“就在这时,听到我的哭声的哥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