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3/4 页)
是爱护我们,为什么至今还不给我们更换装备呢?为什么要我们拿着众所周知的最糟糕武器,跑到最前面去抵挡日军的飞机大炮远攻呢?”陈离有些激动地说,因为他亲眼目睹了太多的战友因此伤亡。
“龟儿子些,睁起眼睛说瞎话——打胡乱说!最气人的是,阎锡山下令全部退守太原,却没有派人来通知我们去开会,要不是朱总司令亲自赶来相告,和八路军多次相救,我们几个真他妈的成了俘虏!”邓锡侯骂道。
“这种悲剧也不晓得什么时候能够改观啊!恩来,你觉得孙桐萱怎么样啊?”朱德跟着叹了口气,随即把话题引回来。
“现在山东战区的孙桐萱军,和22集团军在娘子关擦肩而过。我和孙将军很有点交情,他们原属杨虎城的西北军,孙将军可比韩复榘抗战积极得多,你们可以多和他们相互照应。如果需要,我可以替你们写信给他。”周恩来接着说。
“那就麻烦你啦!”邓锡侯知道周恩来说的是西安事变前后的事情,深知这封信的分量。
“我们自身在山东方面还有点游击队和群众基础,也可以介绍给你们。虽然他们的力量很有限,但在动员群众方面或许能为川军助一臂之力。”周恩来继续说。
“那太好了!还是共产党有办法,到处都有自己的同志。这件事情,下来后陈离你把最先出发的125师陈鼎勋师长带去跟周将军他们具体接洽。”邓锡侯很高兴。
“我知道的就这么多了,知道的全都说了。”周恩来笑道。
“感谢!感谢!”邓锡侯等连声道谢,带头鼓掌。随即又请朱德讲战略战术。
“我们都是从四川大后方出来抗日的,本是一家人,我也就不客气了。”朱德笑道,“接到陈军长传达的参谋任务后,我们赶紧研究了一下,观点很不成熟,仅供参考。”
“除了刚才恩来所讲的注意和孙桐萱等友军协同,和及时请求中央军增援充分利用有利地形之外,就是要注意发动群众,利用天时、地利和人和的优势,择要部署好纵深防御,尽量规避日军的火力优势,少打阵地防御战,多打伏击歼灭,多在运动中消灭敌人。”
“发动群众方面,我们前段时间已经介绍了不少自己的做法,其中最关键的,我觉得就是要真心把老百姓当作自家人,特别是善用积极分子,遇到事情多开会,老百姓人多地熟,能想出很多恐怕连诸葛亮做梦都想不到的好主意。”
“日军的火力优势非常明显,特别是飞机轰炸和重炮远攻,我们八路军和22集团军一样,在这方面都没有直接有效的对抗手段。但是,一旦距离近了,飞机重炮难以发挥作用,他们的优势也就减少了,我们取胜的机会也就增大了。所以,要千方百计利用有利地形接近鬼子,或者让鬼子靠近我们,跟他们近距离交战,越近越有利。”朱德强调说。
“在具体战术上,你们22集团军有很多宝贵经验。我听说122师王铭章师长的马刀,比步枪还管用。可惜这次相处的时间太短,王将军又在忙着收复平遥,要不然,我们还准备请他来教刀术呢!”朱德笑道。
“说来惭愧,这也不过是没办法的办法。我们的枪实在太差了!”邓锡侯苦笑道。
“装备的事情不能怪你们,川军英勇杀敌的精神令人敬佩!”周恩来说道。
“是的!在不怕牺牲这一点上,川军和历史上的湘军是一样的。”孙震说。
“川军、湘军和英勇北伐的两广军队都很勇敢,因为,这三个勇敢的军队本身就同出一脉嘛!”周恩来笑道。
“你别说,我们41军的王铭章师长还真是从广东迁到四川来的客家人呢!”孙震笑道,“当然,周将军和我这样的江浙人,也同样是有为国捐躯精神的。”
“也只有全国各地的人都奋勇杀敌,才能叫做全民抗战、共赴国难嘛!”周恩来笑道。
大家都笑起来。
这时,警卫进来报告说,陈鼎勋师长、卢济清旅长和姚团长来了。邓锡侯让孙震带他们到作战室去商议,自己和陈离接着听朱德讲战略战术。
“有一点,我觉得有必要再多强调一下,就是要注意多打运动战,消灭日军有生力量,少打阵地战、消耗战。因为,我们的火力明显劣势,打阵地战很容易造成大量牺牲,这是很被动的。特别是尽量不要困守孤城,因为我们的人越多、越集中,日军飞机轰炸和大炮轰击下来的伤亡也就越惨重。”朱德接着说。
“但是,我们注意到,日军特别喜欢攻占城市和战略要隘,这是他们的速战速决侵略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