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部分(第4/4 页)
整过来。
把本部精锐从后面调走,绕过匈奴阵势去攻击汉军两翼。乍看可行,根本就不敢用,本部兵马一调走,中间就无兵防守。周阳肯定会毫不犹豫的指挥汉军压上来,把匈奴拦腰斩为两断,只需要守住一方,对这一段匈奴全力进攻,就能使匈奴首尾不能兼顾。
一部分一部分的调整,也不可行。汉军会给他这机会吗?趁敌人调整阵势时猛攻,这是兵家常识,不需要多高的才智都知道的事儿。他如此做,周阳肯定会对他的中路发起强攻。汉军有弩阵在手,一旦强攻,匈奴肯定抵挡不住。
再者,这需要很长的时间,等他调整过来,不知道会死多少人。
至于撤退,择日再战,更不可行。决战之际,未打就退,这对士气的打击非常大,下次能不能有如此士气,很难说。再说了,他退,汉军就不会追击吗?即使匈奴撤回营地,汉军有弩阵,他也守不住。在营地里厮杀,不利匈奴骑兵驰突,反倒利于汉军步兵。
权衡来,思索去,只有派出本部精锐牵制弩阵,是目前最有效的法子。于是乎,明知这是送死,也只能让本部精锐去死!
好在,这种送死并非毫无意义,为匈奴攻击两翼与后背争取到了时间。
军臣单于在下令本部兵马去送死的同时,命令伊稚斜率军猛攻汉军左翼,右贤王猛攻汉军右翼,侯产儿率军猛攻汉军后背。
一时间。匈奴好象海潮一样,对着汉军冲了过去,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对汉军发起了规模空前的进攻。
本部精锐牵制住弩阵,使其无法调往其他方向。而匈奴这三路进攻,只要有一路得手,就可以攻入汉军阵中,直扑弩阵。一旦给他们攻到,弩阵就不复存在了。说不定,弩阵还会落到匈奴手。
匈奴的骑射了得,却是没有强有力的攻击武器,一旦得到这批弩,将会实力暴增,不要说汉军,就是北方的城池都会给拿下。甚至,有可能打进长安去。
这种前景实在太美妙,太诱人了,军臣单于虽然肉疼本部精锐,又很是希冀。
若是可以交易,军臣单于宁愿用二十万大军来换弩阵。
不得不说,这的确是匈奴目前化解弩阵危机的最佳办法。
伊稚斜深知弩阵的可怕,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