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部分(第3/4 页)
军臣单于这安排不错,与其把最精锐的本部兵马调去牵制弩阵,还不如派二流军队去送死,用本部精锐去攻打两翼与后背更划算,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再者,如此做,既可以攻破汉军的阵势,还可以保存精锐,一举两得。
“若是你不愿,右贤王就换个人来做!”军臣单于的语气很是严厉。
右贤王一万个不愿意,不得不接令:“大单于放心,我会拖住汉军的弩阵。”
送死的人已经有了,接下来该是对汉军两翼与后背发起进攻了。
然而,匈奴的攻势并没有马上进行,而是有一个天大的难题摆在军臣单于面前,那就是调整阵势的问题了。
军臣单于原本是想用本部精锐来对付汉军的中路,只要汉军中路一败,其余两翼的汉军也就败了。是以,他把本部精锐摆在中间。
现在要调整阵势,就成了难题。十几万本部精锐调走,需要很大的空间,也需要不短的时间。而且,右贤王的兵马要来接管,这同样需要空间,需要时间。
一个处置失误,会导致混乱。
早知如此,把本部精锐摆在两翼,把其他的军队放在中间,这就不是问题了。
军臣单于的想法很好,问题是周阳会给他机会实现吗?周阳对单于本部兵马可是念念不忘,只有把本部精锐给收拾了,匈奴才会大败,若是给军臣单于调整成功,那就是错过千载难逢的良机了。
周阳根本就不给军臣单于这个机会,手中的令旗用力挥下,战鼓震天,汉军的巨型方阵开始动了,象海潮一样,对着匈奴压了上去。
“汉军威武!”
冲天的战号响起,直达九重天。
弩手抬着强弩,阵势不乱,对着匈奴骑阵行去。
云车上的周阳看得真切,上万架强弩行进,就象上万头蓄势待发的凶兽,呲着獠牙,伸出利爪,随时会对着匈奴扑去。
来到弩的射程内,周阳手中令旗一挥,汉军停了下来。弩手把弩放下,开始装弩矢。
然后,就是万弩齐发,对着匈奴的骑阵猛射!
不计其数的弩矢,好象千条万条飞蛇,头尾相衔,织成一张巨大的矢网,对着匈奴骑阵当头罩下!
士气可鼓不可泄,退,士气必势低落。汉军趁势掩杀,必然会导致大混乱,自相踩踏而死者,比起给弩阵射杀的损失还要大。
变阵,根本不可能了,军臣单于心念如电,只得一咬牙,命令本部精锐扑了上去。
大屠杀,开始了!
一百七十三
不愧是匈奴最精锐的军队。军臣单于一声令下,本部兵马没有犹豫,齐刷刷的冲了上去。
他们的阵势整齐,声势浩大,蹄声如雷,溅起的烟尘仿若一条怒龙。
若是在野外与单于本部兵马硬撼,以汉军如今的实力,肯定讨不了好,除非汉军打造出精锐骑兵。
好在,迎接他们的是铺天盖地的弩矢,只见空中飘飞着不计其数的人和马,好象给狂风吹起一般,在空中飘呀飘。
尽管本部兵马很精锐,可是,在弩阵面前,他们无能为力,这是一场屠杀。弩阵好象贪婪的绞肉机,无情的收割着匈奴的生命。
前面的匈奴给射杀了,后面的匈奴在军臣单于的严令下,又扑了上去。匈奴仿佛不要命似的,前赴后继。一波接一波,可是,冲得多死得多,地上的积尸越来越多,堆成了一座座尸山。
周阳在云车上,看得特别真切。只见不计其数的匈奴或马,给弩矢带起,在空中飞舞,最后落了下来,乱七八糟的堆在一起,逐步逐步的形成一座座尸山。
北方的秋季很干燥,地面吸水性强,鲜血一溅出,很快就浸入了土里。可是,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多久,鲜血就来不及浸入土里,汇聚出了一泓泓血湖,在日光下发着红色的光芒,说不出的妖艳夺目。
弩阵发威,必将给匈奴带来一场灾难,尽管周阳有所预料,当这一刻来临时,却是如此的惊人,周阳不由得大是震憾。
军臣单于望着象稻草一般给收割的本部精锐,一颗心直往下沉,狠狠的抽搐着。那可是匈奴最为精锐的军队呀,个个都是一挑再挑。一选再选的,损失了,那是何等的让人肉疼。
可是,处此之情,军臣单于明知道冲上去是送死,还不得不命令他们去送死。因为,他别无选择!
军臣单于目前最想做的,就是让本部精锐去攻打两翼,派二流军队前来牵制弩阵。问题是,他无法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