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2/4 页)
来说,这已成为一种现实。然而电视毕竟是一个虚拟的窗口,从这个窗口里看到的世界也免不了不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当你站在真实的窗前,亲眼看到的外面的世界与你在电视里看到的世界之间的差异是言而喻的,在此方面我们用不着作过多的比较。需要强调的是,即使是在同样一个窗口面前,独自一人通过这窗口看到的“世界”与在很多人使用这个窗口所看到的“世界”也是大不相同的。出于各种原因,不少文学家和哲学家都把人们的生活世界想象成为一个巨大的监狱。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之口说:“丹麦就是一间囚室。”当代法国哲学家福科通过对监狱的具体研究来破解普遍意义上的“权力”之谜。这里,我们不妨进行一次文学性的想象——想象你被关在一个单人囚室里。通过这样的想象,我们或许可以对于“窗口”有更深切的认识。你的囚室的上下左右自然也都是囚室,所不同的是,那些囚室是集体囚室。囚室的外面是围墙,围墙外面是一片荒草地,风景并不美,但对于身陷囹圄的你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在每天傍晚你的囚室的小窗户被打开的半个时的时间里,你趴在窗前,贪婪地看着小窗外的风景。荒草,斜阳,正要归巢的鸟儿……。偶尔有一只野免匆匆跑过来,突然停下,不解地看一看眼前一座监狱,又突然跑开了。潮润的气息吹进窗来,使你终日昏暗如这囚室的神志清爽了许多。在视野的尽头,隐隐约约有农舍升起的炊烟。这炊烟使你默默地思想起遥远的家园,你想象你的妻儿和你的年迈的双亲此刻也在思念着你。你似乎猛然明白在暮色降临的时候能回到自己家中的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每天这短短的半个小时,是你一天的希望和意义。
有一天,同样是在这个时候,你同样在注视远处的炊烟,神游于监狱之外,视野之外。
突然,在不远处,你看见一个大人领着一个小孩,准确地说,是一个少妇领着一个小男孩正朝监狱这边走来。其他牢房里的犯人也一定这个注意到了这个从未有过的场面,因为你听见了有人在异样地叫喊。
少妇和孩子越来越近,最后在接近监狱围墙外的地方停了下来。从衣着、外貌看,他们肯定来自离这里很远的某个城市。你一眼就能看出这个年纪约五六岁的男孩面庞与少妇的极其相似,这进一步证实了你的猜测。少妇端庄的面孔透露着严峻。她好像对这里的一切早已熟悉,眼睛一直盯着监狱大楼的某个地方,没有丝毫惊异的神色。小男孩的嘴微微张着,目光里带着明显的疑惑和好奇,显然他已经注意到了一面面小窗里的一个个陌生的面孔。
这母子二人怎么会来到这个地方?天马上就要黑了,他们会到哪里去?孩子的父亲呢?眼前这幕情景神秘得有些不真实。上下左右的牢房里都骚乱起来,你能听见犯人们的打骂声,间或有听到粗鄙的叫喊和口哨声。他们一定是在争抢着把头伸向只够一人往外看的小窗。你可以想象在其它囚室里的情景:一个人刚把头伸到窗口就被后面的人拉开了。而你则一直默默地看着这奇迹般的场面。少妇的头发被时有时无的晚风轻轻拂动,更使她的神情显得沉静和神秘。她肯定注意到了眼前的小小的骚乱,但她又视若无睹,仿佛站在与这个世界隔离的某个地方。你的头脑里倏忽闪过一个念头:你在某一幅古典的宗教画里领略过少妇的这种目光和神情--她的眼睛似乎关切地注视着你,但你又分明感觉到她根本没有看见你。
在以后的回忆中,少妇那神秘的目光甚至使你陷入困惑:在这片荒草地上真的出现过一个少妇和一个孩子吗?抑惑是寂寞难耐的牢狱生活使你产生了一种幻觉?“想象”到此为此,我们回过头来比较一下你的单人囚室的窗口与隔壁囚室的窗口有什么不同。换句话说,隔壁囚室里的囚犯们从他们囚室的窗口看到的与你从你的窗口看到的场面有什么不一样?关键就在于,你的窗口是你一个人的,隔壁囚室的窗口是属于许多人的。你看到的是整个场面,隔壁的囚犯通过窗口看到的是整个场面中的一个个片断。整个场面发生的这段时间在囚犯们要求机会均等的情况下,被切分成了一个个片段,对每一个囚犯来说,在一小段时间里属于他们的窗户外的场面也就是整个场面的被切分以后形成的马赛克(mosaic)式的场面,而你则看见了整个场面。整个场面一旦被马赛克化,它的意义和价值就全变了。一幕可能深深打动某一孤独个体的情景就成为一则新闻或一条消息(一个女人领着一个可能是她儿子的男孩站在监狱的围墙外面站了一会儿)。你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就行了,还有那么多人等着看呢,赶紧让开!由于有那么多的“他人”与你分享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