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部分(第4/4 页)
负责。”
众臣简直喜出望外,这可是弘文帝,第一次以圣旨的形式,将小太子的老师定下来。以后,还怕她冯太后翻云覆雨?
“陛下英明,小殿下英明。”
玄武宫,如奏响了一曲胜利的凯歌。
这一日,弘文帝在玄武宫设宴,大宴群臣。整个宴席上,他都带着儿子,献宝一般。困惑的小孩子,第一次见到这种大场面,一直都在奇怪,趁了空闲,嘟嘟囔囔地问:“父皇,为什么不请太后来一起吃饭呢?”
毕竟是孩子,不是真正的圣人!他以为,这是许多人吃饭,吃好的而已,只奇怪为何不喊太后。
弘文帝举了酒杯,装没听见,没有回答他的话。
小孩子的疑惑,很快便被群臣的恭贺声,父皇的欢笑声,全部遮掩了……
皆大欢喜14
第二日,玄武宫下旨,昭告天下,任命京兆王为太子太傅。同时,选派陆泰等四名鲜卑大贵族辅佐,一起承担小太子的教育问题。
对于太子单独的寝殿,东宫,都做出了相应的安排和规划。
弘文帝还是依照了礼节,做得十足,早朝后,就来慈宁宫拜见太后。
这一次,行的是大礼——真正儿子见了母亲的大礼。
“参见太后!”
只是终究还是没能说出“儿臣”两字。
芳菲拉着小太子的手,她穿一身灰色的太后袍服,小太子穿一身明黄|色的衣裳。小太子跪在地上,向父皇行大礼。然后,又和父皇一起,向太后行大礼。
芳菲一个人坐在太后的椅子上,看着这对行礼的父子。
小太子觉得奇怪,几次欲言又止,想父皇,但是,每一次,都被父皇不经意地阻止了。
“你们都坐吧。”
弘文帝便在旁边坐了。
小太子站着。
虽然是小小的孩子,也觉得那么奇怪:仿佛自己的生活已经有了很大很大的改变。以前就不是这样,以前,父皇和太后,不会行这样的大礼的。
尤其,不会这样疏远。
连小孩子都能感觉,可是,却没法说出来,因为,太后和父皇都是满面的笑容,客客气气,比任何时候都有礼貌。
这是为什么呢?
他只觉得忧心忡忡,而且,父皇来了好些天了,一次也没来吃拔丝苹果,甚至,一次都不曾一起用膳。
弘文帝看着冯太后,“太后这些年抚养宏儿,真是辛苦了。朕代表拓跋家族感谢太后的恩德。”
芳菲淡淡道:“陛下哪里的话?我不过是遵照先帝遗旨。现在,孩子大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