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部分(第3/4 页)
帝几个月的时间内,狂纳了十几位鲜卑族的世家小姐为妃嫔。而且,怀孕的好几位娘娘,都是鲜卑重臣之女。
这也一改过去冯皇后当政,为先帝的后宫带来的阴影。
一个以鲜卑贵族小姐为主的后宫,正日益蒸蒸日上,繁荣昌盛。
这才是保证鲜卑族尊贵血统的关键。
只有个别人还是非常遗憾:只可惜,弘文帝立太子立得太早了。若是放到现在,一定会有更好更适合的子嗣出现。
但是,当他们看到弘文帝牵着小太子的手露面时,便立即不再吭声了。
这是小太子第一次在群臣面前,以储君的身份露面。他已经四岁多了,长得比一般同龄的孩子要高一截,举止大方,眉目清秀,一身恰到好处的明黄|色小龙袍,看起来,倒像是有五六岁的样子了。
弘文帝牵了他的手,让他端端正正地坐在自己旁边的椅子上。这么小的孩子,竟然挺直了腰板,坐得端端正正。
群臣朝见。
弘文帝微笑着看着他,一抬手,小孩子竟然像模像样的:“各位爱卿平身。”
他口齿清楚,声音洪亮,丝毫也没有怯场,众臣都感到惊讶。
这时,明亮的太阳从玄武宫的琉璃殿上照射下来,正投射到他的身上,小孩子益发的玉雪可爱,丰神俊朗。
弘文帝问:“宏儿,这些日子都学习了什么?讲给大家听听。”
皆大欢喜12
孩子朗声道:“太后说,要齐家治国平天下,先要关心天下民生,爱护北国子民。以后,要做一个胸怀天下的好皇帝,统一天下,造福人民。”
弘文帝好生得意,目光转向一干大臣:“宏儿出世的前一晚,朕梦见满天阳光普照,宏儿果然越来越聪明伶俐了”。
大臣们哪里还能错过机会?一连声地拍马起来:
“小太子果然圣人之姿,英武不凡。小小年纪,竟然就懂得这样好的道理……”
“小太子太了不起了,长大了,一定是个顶顶好的皇帝……”
东阳王笑着揽着胡须:“果然还是冯太后教得好。这些年,太后一定花费了不少心血……”
……
众人本来正在拍马热闹,忽然听得东阳王提起冯太后,这个鲜卑族的全民公敌——由于接二连三的改革法令,他们已经将这个女人恨透了。好在弘文帝没有甩她,改革半途而废,她这半年,又不曾再兴风作浪,大家的憎恶感才稍稍淡化。
但是,陆泰等人当然不会放松。见此机会,立即奏请:
()好看的txt电子书
“太后母仪天下,是道德楷模,她老人家教育小殿下自然是再好不过了。不过,小殿下现在年岁已长,真正需要有人教导他治理天下了……”
源贺等知道东阳王和冯太后关系亲密,生怕起了什么波折,马上接口:“老臣还是建议京兆王出任太子太傅……”
一干鲜卑贵族心领神会:“臣等也认为京兆王德高望重,适合做太子的老师……”
“小太子去年回平城,生了病,是因为年龄小。臣等认为,今年秋季后,还是需要迎回平城,好好地接受系统的太子教育……”
对于冯太后的警惕,是不会放松的。如今小太子一天天的长大,当然不能让他一直留在冯太后手里。现在,是该培养他做鲜卑人的好皇帝的时候了。
皆大欢喜13
弘文帝不动声色,看着一众大臣。
京兆王见众人都推举自己,他平素虽然竭力避免参加这些鲜卑人的聚会,毕竟,对先帝,还是有一定的忌惮;可是,每一次风口浪尖的时候,便会被鲜卑贵族们推出来,而且,平素又不得不仰仗他们,所以,还是站出来:“臣也是才疏学浅,可是,既然大家都推举,臣也必将尽心竭力,将生平所学,教给小殿下……”
“京兆王何必谦虚?你德高望重,必定胜任……”
“也罢,感谢各位信任,而且,还有大家的支持,老臣就尽力而为……”
小孩子听着众人议论纷纷,都是讨论自己的教育问题,目光便悄悄地转向了父皇,有点儿困惑,仿佛在问:不是太后教我了么?
弘文帝一挥手,群臣的议论声立即平息下来。
“大家说的都有道理,小太子的确需要专门的老师。朕今下令,京兆王任太子太傅,选派四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协同努力,负责教育好小太子……至于小太子在北武当的一切饮食起居,按照先帝遗命,照旧由冯太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