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其他小说 > 群英荟萃是什么生肖动物 > 第243章 邹衍

第243章 邹衍(第1/4 页)

目录
最新其他小说小说: 旗袍美人太绝色,京圈大佬被迷疯豪门作精破产后,上门老公成金主娇娇嫡女太会撩,糙汉男主夜夜哄妻子残害亲女儿,只为讨好白月光申曲涅盘演变到沪剧的艰难历程陪嫁逆袭手札重生嫁疯批太子爷,让渣男火葬场凡人修仙:天降神农鼎你想抄家,问过我公主媳妇了吗?绝色女总裁表白后,未婚妻急哭了假面骑士:我是主骑全娱乐圈都嗑我俩cp如果我拥有太阳坏脾气换回女儿后,我笑看小三虐亲女失忆后死对头成了我男朋友宿主今天又跟npc恋爱了吗?暗目欲明法兰西求学日常某天捡到一只弃犬

一、引言

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邹衍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他以其独特的思想和卓越的贡献,在历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邹衍出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是阴阳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年少时就学于稷下学宫,学习儒家思想,为他日后的学术成就奠定了基础。邹衍善于谈论天,被齐人称为“谈天衍”。他的学说融合了五行说和阴阳说,创造了五德始终说、五德主运说和大小九州说,这些学说贯穿了我国历史文化的始终。

邹衍的思想不仅在当时备受重视,而且对后世的政治、哲学、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为田齐政权、燕昭王称王称帝制造舆论,被秦始皇接受推进了统一大业,被董仲舒借鉴生成新儒学,被刘向继承构建了“灾异学说”,被中医吸收成为中医基础理论,被道教吸收影响炼丹术。他的着作虽已失传,但他的思想却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下来,成为了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邹衍的生平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出生于齐国一个中小贵族家庭,是宋闵公的后人。年少时在稷下学宫接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后来形成了自己的主要思想——阴阳学说,成为稷下先生,被齐宣王重用,赐列第为上大夫。齐宣王去世后,齐闵王继位,邹衍因齐闵王的暴政和对稷下先生的怠慢,离开了齐国,来到燕国。燕昭王对他礼遇有加,为他修建碣石宫并拜其为师。邹衍在燕国从事着作,为燕昭王称“北帝”制造舆论。燕昭王去世后,燕惠王继位,邹衍因被谗入狱,后得以昭雪出狱,回到齐国稷下学宫任稷下先生。在这期间,他驳“白马非马”之论,致公孙龙被黜。晚年又回到燕国仕燕王喜,约公元前

250

年逝于燕国。

邹衍的学说丰富而深刻。他的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看似对立而又互相关联,如天上地下、太阳月亮、白天黑夜和阴天晴天等,都可以归结为阴阳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他的五行学说则将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联系起来,提出了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他的大小九州说更是突破了当时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认为中国只是世界的一小部分,还有更大的世界等待人们去探索。

邹衍的一生虽然历经坎坷,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为传播自己的学说和为天下苍生谋福祉而不懈努力。他的思想和精神激励着后人不断探索和创新,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邹衍的身世之谜

1.出生地考证

目前关于邹衍出生在齐国哪个地方存在争议,一说生于山东省济南市,一说生于山东淄博,至今在山东济南章丘还有他的坟墓。《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明确提出邹衍是齐国人,但具体出生地难以确定。济南和淄博都是历史悠久的地方,都有可能是邹衍的出生地。2021年10月18日,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举行的“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开幕式上公布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章丘城子崖遗址就占据一席。章丘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美丽宜人的自然景致,以及丰富多彩的人文物产,绝非一两个亮点就能表达清楚的。在章丘,不仅有宋代着名女词人李清照的故居,还有和趵突泉齐名的百脉泉,以及中国人自己发现、自己主持发掘的第一座史前古城址——城子崖遗址。此外,战国时期阴阳家学派代表人物与五行学说代表人邹衍,又称邹子,是稷下学宫着名学者,他的墓地就在章丘区相公庄街道郝庄村。

2.生卒年考证

邹衍生卒年不详,多位学者对此有不同的看法。钱穆认为邹衍生卒年代约为公元前305年至公元前240;胡适认为邹衍生于公元前350年,死于公元前280年;王梦欧认为邹衍死于燕昭王之狱,生于公元前345年,死于公元前275年;张岱年认为邹衍生于公元前340年,死于公元前260年前后;蔡德贵则认为邹衍生于公元前340年,死于公元前260年。孙开泰对前人论断进行考辨,提出邹衍生于公元年324年,齐威王当政的33年左右,死于公元前250年,齐王建5年。

3.姓氏考证

根据唐林宝《元和姓纂》记载,邹衍是宋慜公的后裔,与孔子同为子姓。正考父的采食邑在邹地,生了儿子叔良纥后改子姓为邹,孔氏从孔父嘉改子姓为孔氏,后邹氏迁徙到齐。邹姓系承颛顼,传自邾娄宋国。关于邹姓的姓源,有两段记载可循:其一,为《姓氏考略》上面所说的:“邹本邾娄国,改为邹,后以为氏,帝

目录
魔君恋晨得以美景快救我祖先[山海经][火影忍者][柱斑]短篇故事虫洞尽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