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页)
江青设了一桌酒席,宴请部分政治局委员。当江青谈到妇女坐天下和批宋江时,张春桥举起杯,笑着说要和爷爷碰一下。那笑容让爷爷不舒服,他使出了牛脾气,不理张春桥,站起来说:“今天是毛主席的生日,我高兴。每人一杯,我替大家喝了。端酒来!”酒端来了,一杯又一杯,一共24杯,他一口气喝了下去,委员们见状一齐鼓起掌来。会后,他跟纪登奎在车上聊了起来:“哼,说我粗,可我粗中有细,有立场哩,有气魄哩!”
当时,政治局里有的人思索着中国的发展前途,有的人静观事态走向,有的人以不变应万变,他却一次次把自己暴露在众人面前,奋力地为正义而拼杀着。然而,高层的矛盾却不比大寨,不是他的开山之力能够左右的。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担任国务院副总理
1975年1月,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爷爷作为人大代表出席了会议。周总理在会上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后回到医院,通知他马上去一趟。爷爷一见总理,就询问总理的身体状况。周总理精神很好,只是瘦了许多。
周总理招呼他坐下,开口就说:“这次找你来,就是安排人大的事。你要有所准备,当国务院副总理,把大寨精神推向全国,怎么样?”
他听后一愣,忙说:“总理,我文化水平不行,实在是当不了,我不当这个副总理!”
周总理态度严肃地说:“看你永贵,你是不是党员?是党员就得接受党的安排。现在,中央的斗争这么激烈,你不参加,别人也得参加,你还是干吧!”
周总理对他说:“这事主席同意,政治局其他同志也同意,你是个农民代表……”总理还给他讲了很多道理:从古至今,从外国到中国,人才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群众中涌现的。
在这次会议上,爷爷当选为国务院副总理。2月2日,周总理在报送给毛泽东主席的《关于国务院副总理分工问题的请示报告》中提议:陈永贵在国务院中,协助华国锋同志,主抓农业工作。这项提议被通过。于是,爷爷成了分管全国农业的副总理。
。 想看书来
“钓鱼台无鱼可钓”
根据中央安排,爷爷住在钓鱼台三号楼。爷爷进北京了,他没有带家属,只带了一名秘书和一名警卫。他们三人住在一起,白天忙于公务,到了晚上休息时才能说会儿话。虽然可以享受优越的待遇,但这里戒备森严,门口有警卫把守,里面设有岗哨,谁几点几分进了大门,几点几分到过什么地方,警卫都清清楚楚。由于一般人不能随便出入,他与来京的老乡难得一见。
有了中央首长的身份,他外出时当地官员担心在自己辖区内出事,总是里三层外三层把他保护起来。有一天,他提出要到北京郊区的中阿友好人民公社劳动,但由于他的安全得不到保障没有去成。他觉得很难接近群众,生气地说:“我是个种地的,谁还能杀了我?”
爷爷认为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便向毛主席写了一封信,提出搬出钓鱼台并实行“三三制”工作方法,即三分之一时间在大寨、昔阳蹲点,三分之一时间在全国跑面,三分之一时间在中央工作。立足于基层,立足于实践,立足于调查研究,在下边做些实际工作,可以充分发挥他的长处,还可以为中央提供一些基层情况,指导全国工作。
毛主席在信上作了批示:“下去搞社会调查,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所有的政治局委员,能下去的都要下去。”次日,毛主席在政治局会议上紧紧地握住他的手说:“永贵,搬出钓鱼台,这很好。钓鱼台无鱼可钓嘛!”毛主席也不满意“四人帮”的一些活动,在会上说了一段语惊四座的话:“要搞马列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
会后江青跑到爷爷住处,质问他:“你倒是有地方住,搬出去,我住哪儿?”爷爷笑笑说:“我就要找地方住,准备搬了,别人我可管不了。”江青走后,他冲着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中南海难道没有你住的地方?你不回去嘛!”
从那以后,除了“四人帮”外,政治局委员全部搬出了钓鱼台。
。 想看书来
在交道口的生活
1975年8月,爷爷从钓鱼台搬到交道口的一个四合院里。此处原来是清直隶总督李鸿章的府邸,是个闹中取静的平房院。因为不在交通要道上,加上有围墙,院中有树,城市的嘈杂声传不到耳朵里。这里的设施虽然比不上钓鱼台,但还是副总理级待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