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页)
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开幕。这个学习班的21人中有12人被请上了主席台。爷爷作为大会主席团成员,按照座次被安排坐在毛主席身后。会上,他再次当选为中央委员。
8月30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爷爷的名字出现在政治局委员候选人名单上,由各小组进行酝酿讨论。在华北组,有位中央领导首先发言:“关于陈永贵同志来中央,过去几年就考虑过,大寨和昔阳在他的领导下,始终坚持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是经过考验的。永贵同志去四川、贵州、云南参观访问,敢于直言批评,没有虚辞客套,各地同志都说受益匪浅。”华北组的中央委员们听了这番介绍后,都热烈地鼓起掌来。在这次会议上,爷爷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会议结束后,他回到昔阳,9月12日下午,在县直机关干部职工大会上作报告,介绍了会议的情况。他说:“古今中外还没有把一个农民提到国家的领导岗位上的,马克思没有解决,列宁没有解决,毛主席解决了,这就是毛主席对工农分子的依靠和重用。”
接受周总理委托
1974年2月,他在黑龙江考察北大荒时,中央急电通知他立即回京,参加中央的一个会议。按照周总理的提议,会议责成他具体解决山西问题,要求他既要弄清是非,又要搞好两派之间的团结。
山西的派仗打了多年,涉及的范围广,问题多。他认为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是根本,所以对山西动枪动刀的事看不惯。面对周总理,他长时间没有开口,左思右想后大胆说出了自己的难处:“总理,我不是不接受中央的任务,但水平太低,很不适应这项工作。山西问题,我解决不了!”周总理对他说:“山西问题还是你解决合适,只要站在党性上,不要站在派性上,山西问题还是可以解决的。主席有一句名言: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争嘛!山西问题能不能解决,就看你有没有斗争精神。”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听党话,跟党走”是他的原则。他含泪接受了周总理的指示。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与张春桥的矛盾
爷爷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见到毛主席的机会多起来了。一般是在政治局会议上见到毛主席,有几次是毛主席叫他到自己的住处去,同他交换意见,有时也征求对政治局委员的看法。爷爷不随便讲话,但一旦说起话来,对所谈的问题常常是一针见血。
1974年上半年,中国政坛风云突变,先是批林批孔,后来又批周公。6月1日,周总理因患癌症住进了医院。毛主席让王洪文安排人事工作。爷爷知道中央斗争激烈、情况复杂,在一些问题上不随便表态。他对政治局的同志都很尊重,特别是对周总理。9月30日,周总理抱病主持国庆25周年招待会,坐在前面的爷爷站了起来,使劲地带头鼓掌,以表达对总理的敬仰之情。张春桥对此看不惯,话里话外总是讽刺他:“永贵同志鼓掌举得高啊!”对这种说法他置之不理,可在他的举止中还是表现了出来。开会时张春桥坐在一边,他就把脸扭到另一边。有人问他,他说:“脖子扭了嘛!”
在一次政治局会议上,爷爷发言完后,张春桥不指名地攻击他,说他拍手都爱出风头。爷爷顿时翻了脸,站起来说:“党的会议不让我说话么?我反映的都是事实呀,大不了我回去种地。哼!你也没有那个权威。”会议由王洪文主持,其他政治局委员们都不吭气,气氛很紧张。散会后,纪登奎伸出大拇指称赞道:“老陈,够勇敢的!”李先念、陈锡联也给他打来电话,说他捅了马蜂窝,痛快!
爷爷和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关系很好,在政治局开会时总坐在一起。一次去广西南宁参加贫下中农代表大会时,韦国清和许世友接待了他。许世友坐在沙发上拍着膝盖说:“这里是我的地盘,老陈有什么话就随便说吧。”他就谈起了张春桥的事。许世友在南京当司令员时,张春桥去当过几天政委,跟许世友也合不来。许世友就向毛主席发电报揭发了张春桥的问题,说张春桥动不动就训人,口头上说支持工农干部,实际上根本不让人家讲话。毛主席接到许世友的上书后,在一份材料上批示:“我党真懂马列的不多,有些人自以为懂了,其实不懂,自以为是,动不动就训人,这也是不懂马列的表现。”周总理在医院得知情况后,连忙召见爷爷,对他说:“永贵呀!张春桥这个人不好对付啊,我都对付不了他。这样吧,等我出院了,把你和张春桥的矛盾解决一下。”
爷爷和张春桥的矛盾由来已久。在毛主席80寿辰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