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4 页)
级主管的,结果主管把球踢给了自己,怎么办?不办吧,又耽误事儿,搞得下属左右为难,贻误战机。
当然,面对此种情况,也不是所有的下属都为难,还有的下属会暗自高兴,那就是怀有私心者以及小人,这两种人都会得此“令箭”,朝着有利于自己私利的方向努力奋斗—真的“自己看着办了”。
所以,主管一般不要随意下放自己的决策权,决策是主管岗位本应有的职责,怎能把本职工作甩给下属去干呢?当然,主管也千万不要把下属该干的活儿,拿上来自己干,毕竟各司其职是最起码的职业准则。
电子书 分享网站
15。如何有效颁行新制度(1)
有人活动的地方就会有规则,同样,人的活动演变了,规则也就改变了。任何新制度的颁行,都代表着领导者心中的一番憧憬。如何使新制度的推行产生我们期望的效果呢?这就不是“谁说话算数”的权力问题,而是一门实实在在的艺术。
制度是用来约束人的,如何使组织成员乐于接受约束人的制度,如何让制度发挥最大的效用?这是每一个组织的负责人所追求的。当组织出台一项制度,大家都反对时,这项制度肯定不能出,即使出了效用也肯定是负面的;当组织出台一项制度,所有组织成员都赞同时,这项制度也肯定不能出。好的制度肯定是一部分成员反对,一部分成员赞成。
每个企业,无论是国有还是民营,建章立制工作是必不可少的。规章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不时地修改完善。同样是企业新制度,推出后产生的效果可能迥异,这是什么原因呢?如何让长着一副严肃面孔的规章制度拥有温情并产生好的效益呢?本章就此提出一些观点和看法。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合法的经济组织,是组织就要有组织游戏规则,这个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影响企业内外各种要素的改变而改变。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企业的内外环境一刻不停地发生着变化,市场的环境在变、客户的需求在变、竞争对手在变、企业内部每天都在变,员工自身也在变,一切都在变。一个持续变化的企业组织,必然要求其组织规则跟着变,因此,企业的规章制度必须不断改变,即不断地修订、完善、补充。通过制度的不断建立和建全,企业才能持续适应变化了的客观环境;否则,企业组织就有可能在日新月异的环境变化中,很快遭遇淘汰。
企业在修改完善制度的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是员工的抵触和反对,甚至是高层的反对。这几乎是每个企业管理者遇到的最头疼的问题。制度不变,将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甚至是生存,而改变时又会遭遇企业各个层面的反对,甚至是高层的反对。如果此时强制推行新制度,有时因反对力量过强,可能造成企业内部的纷争,影响内部团结和员工的情绪,进而影响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甚至导致企业效益的滑坡,严重时还会导致企业颠覆性的波动,给企业造成致命性打击。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有些企业就是在修改制度的小河沟里翻船的。
企业在修改完善制度的过程中,要想避免上述种种问题,首先就要弄清问题发生的原因。常言道,“习惯是世界上最难改变的东西”。为什么习惯难改呢?因为人的第一天性就是懒惰,不愿改变现状,想一切维持现状;其次,从管理学的角度讲,企业完善规章制度是为了加强管理,目的在于约束员工的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的行为,员工看到新制度对自己的制约性后,产生本能的反应;第三,从现代行为学分析,人们都不愿离开舒服区,人们在一种环境中待久了,当外界环境改变时,就会在心理上产生不舒服的感觉,想停留在舒服区不动。所以,当企业组织要改变大家都已习惯了的游戏规则,即规章制度时,自然而然地会遭到来自多方的反对。
毋庸讳言,是人们懒惰的天性和愿意因循守旧的自然属性,自觉不自觉地妨碍着我们修改和完善规章制度。找到了原因,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就有了。
第一步,非正式抛出话题,进行制度修改前的预热。人们习惯了在原来的规章制度约束下的工作环境,新制度的推出最好不要搞突然袭击,要循序渐进,看准机会引出话题,并轻描淡写地议论上两句。这时有心的人就会琢磨这句话的意思,并继续寻找领导要修改规章制度的根本原因,有时这些员工为了显示自己先知先觉的智慧,还会私下在要好的同事之间议论探讨领导讲话的意思,甚至就此问题展开针锋相对的争论。其实,这些有心的聪明员工在任何企业内部总有那么几个(即使没有,企业组织也会造就出来,这是企业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