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4/4 页)
此刻,泪水顺着老人皱纹纵横的面颊流淌,浸湿了花白的胡须。老人缓慢地走上列车,伸开双臂,把身边最近的一个留学生揽入怀抱,一边摸挲着年轻人的后背,一边嗫嚅着:“永别了,我的孩子!永别了!”然后是下一个学生,下一个……直到和所有的学生一一拥抱分别。
后来,年轻的毕业生们才明白为什么老人没有使用常说的“再见”这个词,而是说“永别了”。
基于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对政治的敏锐洞察,老人已经预感到在两国间将会发生怎样的风云变幻。
他的痛哭,是为自己有生之年可能再也无法再见到这些优秀青年而惋惜,更是对中苏两国间的美好岁月永远逝去不再的悲哀!
第十三章 百川入海(1)
自己的家园
在北京旧皇城东部的南池子大街南口,坐落着一座规模宏大的庭院。
与对面富丽堂皇的北京饭店相比,庭院的入口显得内敛而凝重。 这里曾是清初三大喇嘛寺之一——普胜寺的原址,又称石达子庙。
1913年,一批清末留学归来的青年才俊,如顾维钧、梁敦彦、詹天佑、蔡元培、颜惠庆、王正廷、周诒春等人,为了维系海外同窗友谊,交流文化思想,发起成立了欧美同学会。
1915年,欧美同学会集资两千两白银,购买下残破不堪的石达子庙作为永久会所。原来的建筑被拆除,后来又经过数次改建、扩建,逐渐形成了今天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欧美同学会成立之初,即以“修学、游艺、敦谊、励行”为宗旨,交流中西文化,切磋学术,以情会友,以文会友,承担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任务。在它的历任会长中,不乏严济慈、茅以升、卢嘉锡、吴阶平等学术巨擘和社会名流。
随着时代的需要,欧美同学会曾积极参加“五四运动”,推动本世纪初的“勤工俭###动”,探讨救国救民的道路;抗战时期,曾号召海外学子返国抗日,共赴国难;新中国建设时期,为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