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第4/4 页)
并行形式的观点来看,称名逻辑是转换逻辑。它实现串行
思维(如语言加工)与并行思维(如表象加工)间的转换——将串行思维的结论展开,
将并行思维的结论点化。它担负着对客体进行直接识别的功能,将处于潜意识的朦胧
认识或是观念之外的实在物概念化至意识层面的功能,并为形式逻辑与表象逻辑提供
严格的素材(确切的起点),同时又要对形式逻辑与表象逻辑的结论进行再加工,再
次开始称名。
称名逻辑要求所得出的名称或是属性与相应的前提以及称名的对象范畴相一致
——在形式上,反对在同一个前提下,违反概念与范畴一一对应的情况,违反概念间
单一形式的从属关系的情况;在内容上,反对称名过度或是称名不足而导致的概念范
畴与对象范畴显著地不一致。具体来说,比如实在的香蕉被叫做“香蕉”与“菠萝”,概
念的“番茄”对应实在的番茄与哈密瓜,概念的“粉笔”既对应粉笔本身还对应实在的物
质,以及黑色的马叫做“马”白马则不是“马”等诡辩的情况都是称名逻辑所反对的。
245
称名逻辑的操作过程是对属于一定范畴的事物进行命名与描述。命名,是把范畴
本身当作一个不可分割的元素进行命名(元素命名)。描述,是把范畴本身当作描述
的疆界来描述范畴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属性描述)。在元素命名的过程中,涉及命名
精度的问题。比如一棵榉树,一般的人看见了,说“有一棵树”就可以了。但是搞植物
的人,就可以说出是属于什么种属的哪种榉树。元素命名要使其元素的名称与精度的
要求相一致。属性描述,则涉及描述的前提范畴的问题(注意,是描述的前提范畴,
不是描述的对象范畴)。由于一个范畴的属性是举之不尽的,因此就需要对描述行为
本身加以限制。例如要求谈谈你自己,可能会不好说,因为可以说的东西太多了,而
且一旦说起来,如条件允许是可以说到生命终止的那一刻的。所以就要限定“说”本身,
比方说,要求你在“XX 方面”谈一谈你自己。
在用称名逻辑给出了事物的属性或名称之后,它能够做的仅仅是在属性与名称之
间进行转换。这种转换,就是称名逻辑的归纳与演绎——由名称向属性转换,就是演
绎;由属性向名称转换,则是归纳。
总之,在称名逻辑将一个事物描述为一个点(元素命名)或是许多条线(属性描
述)之后,若要对“点”或“某一条线”进行继续加工,就要用到形式逻辑,若要对若干
条线组成的面这个整体进行加工,则需要表象逻辑。这就是称名逻辑之所以是另外两
种逻辑的起点的原因了。之所以说“严格”,乃是由于表象逻辑与形式逻辑并不会像称
名逻辑那样自觉考虑自己的起点的性质是什么。也就是说,这两类逻辑对于其起点是
跟着感觉走,觉得什么是对的,就以什么作为起点。例如费尔巴哈,他认为人是纯粹
自然的生物,又认为人有超自然的价值与习性——他对于“人”的称名是混乱的。于是,
在他的人本机械唯物论里,就既承认物质第一性,又承认是人的意识创造了历史与社
会,还提出了纯粹只有“爱”这个属性的神。他就是称名的工作没有做好,然后用形式
逻辑一杆子捅到底,就形成其机械唯物论。形式逻辑最怕的就是矛盾,但是形式逻辑
所催生的哲学之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