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页)
牌与国际知名品牌的区别,从员工角度来说,员工对国际品牌认可度较高。从人缘角度说,跨国公司更有人缘。但跨国公司不适合所有人,甚至不适合相当一部分优秀人才。
第一,跨国公司的生意已然成形,它是一部运行良好的机器,你去了就像螺丝钉一样被固定在一个位置。你符合什么标号,或者公司把你培养成那个标号,都是一定的。你要想兴风作浪,弄出动静——不容易。甚至什么人可以兴风作浪,在跨国公司都是规定好了的。它更适合规范的、愿意安分守己的人。一个人在跨国公司呆五六年就被改造得差不多是螺丝钉了。
第二,跨国公司的市场模式与本地模式有区别,这会让你的适应性降低。比如,微软在中国做生意,是按微软的世界规则,还是按中国的规则呢?海面表面是平的,海底是不平的。你要一刀切的规范市场,还是要底下的市场?中国市场的沟稍微深了一些。如果过于按照一般的跨国公司规则做事,时间长了,你对中国的敏感度就会降低。如果长期在国际公司工作,万一有一天你脱离了那台机器,可能就会不太适应。跨国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在离开后,试图在本地机构工作或创业时,表现都很一般。比如,一个外企经理出来后想搞活国有企业,结果呢?企业没搞活,他自己先被搞得半死不活了。如果一开始就把自己塑造成螺丝钉,以后就不太可能成为别的。在一家本地企业找找感觉,再找一家规范的企业,这也许比一开始就把自己定性要好。
孙虹钢:
我们曾做过一个专题,叫“外企经理人的几种死法”,将外企经理人分为等死、找死、安乐死几种。
第一种,从外企出来创业——找死,因为很少有做大的。前康柏总裁李金水出来后,做了一家小的咨询公司。运营不行,后来又回外企去了。中国惠普的前CKO出来搞个小咨询公司,生意也一般。
第二种,出来后给民营企业打工,很少有做两年以上的。李汉生从惠普出来到方正不超过两年就离职了。现在方正数码被集团拿回去了,算是彻底被否定了。何经华也离开用友了。业界在猜测:下一个是谁?是张醒生,还是唐骏?另一方面,要是在外企做到中层经理出来就比较好。最好是有外企背景,还有一些民企经验。外企有系统培训,培养了规范化和职业化。当然,人们还是愿意去外企。外企名气大、工资较高、信用也好,发工资有保证。
袁岳:
从一个公司出来的人,大部分贩卖他原来的东西。一位外企人力资源经理说:“中关村出来的人,到我们这里工作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他们江湖味太重,很不好用。”民企出走到外企的,外企受不了。
外企、民企:两个人才生态圈
孙虹钢:
在外企中,存在一种“人才生态圈”。如果你一开始在外企工作,以后都在外企跳来跳去的,今天在摩托罗拉,明天去阿尔卡特,而且都在同一职位上,比如都做公关总监,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在外企做到十年以上的人的简历中,你看吧!换三四家公司,全是外企,比比皆是。你让他去国企,他根本不会考虑的。
袁岳:
我有一个朋友在外企当总监。有民企找他,他说受不了民企,实在看不惯老板的德性。外企、民企,这是两条轨道。当初欧洲人看非洲人觉得野蛮,但后来人们发现,非洲那种草裙舞实际上有规则,只是你不懂。如果你听听民营企业家讲的那些江湖道道儿,会发现还挺深,你还真的不知道该怎么练。而你那些外企的东西在这个轨道上,肯定不兼容。在你那条轨道上用人家的道道儿,也容易翻。
现在国企学习外企的积极性、热情、决心很大。外企并不太想学习国企和本地民营企业。再好的东西,架不住人家学。你不是说那车好卖吗?我做一种车跟你的车长得一模一样,又不侵犯你的专利。在转型市场上,进取心很重要。从这点来看,外企趋于保守。外企通常有所坚持,比如福特,坚持不改一种型,觉得改了就不是福特了。而在中国市场上,只要市场有需要,本地汽车公司可以按分钟改。这种进取心不是墨守成规的公司能比的。中国的企业善于改革,当然,有的时候也有点儿过分,甚至违法。而外企有些东西老是守着,不见得有大的收获。
孙虹钢:
举个例子,我们对自己身上哪儿有感觉,一定是不舒服的时候。讲“以人为本”最多的是外企,但嚷嚷“以人为本”最厉害的可能是最不尊重人的公司。比如,在摩托罗拉这样的公司,员工在进入的前五年会得到非常好的培训计划。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