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页)
联中的一句话。1949年秋天,当他北上出席政协会议期间,他不断地将《中华民族的人格》一书送人,意味着他认为太平时代同样需要呼唤民族的人格。人格固然由他一生的事业书写,更是由点滴小事构成的。电报费、零用钱、相片钱虽然是些小事,却展现了张元济的人格风范。这样的人格取向在过去的知识分子中不是孤立的。(引自傅国涌《1949: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第23页、第119页。)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50年代前后知识分子待遇的比较
我国的知识分子,从1950年前后的亲身体验里,感受了国民党政权的腐败没落、对于文教事业的漠视,以及共产党政权的廉洁奉公、对于文教事业的优待。
1949年,北京、天津、上海、武汉、广州等大城市先后得到解放。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管制委员会,在地下党组织的协助下,妥善安排知识分子的生活问题。用什么方法保障知识分子的待遇、发放工薪呢?
首先,针对经济制度混乱、通货膨胀和物价高涨似的现实困难,采取了发放实物(如粮食米面)代替货币的办法,避免了货币贬值带来的损失。
同时,规定以解放前三个月的平均月薪为标准,作为知识分子的每月生活费。
前面说过,对于高级知识分子教授等,若解放前三个月的月薪为金圆券122元,相当于银币61圆,那么照此发给工薪1220斤小米(合今人民币1830元);
对于讲师、记者、编辑等,若解放前三个月的月薪为金圆券92元,相当于银币46圆,那么照此发给工薪920斤小米(合今人民币1380元);
对于参加工作不久的知识青年,若解放前三个月的月薪为金圆券40元,相当于银币20圆,那么照此发给工薪400斤小米(合今人民币600元);
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若解放前三个月的月薪为金圆券48元,相当于标准银币24圆,那么照此发给工薪480斤小米(合今人民币720元)。
虽然老人民币发行之初,奸商投机倒把、囤积居奇、干扰市场,物价继续上涨、难免通货膨胀,但是人民政府采取了直接发放粮食作为月薪的好办法,就使得知识分子的实际收入尽量少受或不受物价飞涨的影响。
这是国民党政权十年来都没有做到的,而共产党政权在一年内就做到了。
。 想看书来
以“积点”计算工薪的临时办法
新中国成立前后,###门如何计算教员的工薪呢?我从清华大学历史档案中,发现了以份“现任讲师、教员、助教计点支薪临时办法”。这份资料鲜为人知,特地抄录于此——
关于本办法的几点说明:
(1)本办法只适合于这次临时薪给的调整。以后如何年功加俸,如何考勤考绩,当不受此办法的约束。
(2)本标准原是在旧有的不合理的薪金制度下,对于同人工薪给作一个调整。可是为顾全大多数同仁的公平起见,仍采交义累进制,偏重年资。至于工作成绩积点所占成份很少,因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论,此项工作成绩的标准,似难作一客观的规定;不过本会深感工作成绩之积点之重要,因为如此同人才可以发挥创造的积极性。所以我们建议:以后年功加俸应该加重工作积点占之成份。
(3)现任讲师、教员、助教之支薪总积点,为民国37年(1948)夏季以前之“历年”累积总积点。
(4)年资积点累积计算,工作积点并不累积,只计一次。
(5)每一点以小米2斤计算。
(6)讲师、教员、助教支薪积点的范围如下:
讲师:305—425(合小米610—850斤)
教员:265—400(合小米530—800斤)
助教:200—350(合小米400—700斤)
甲、年资积点
凡在本学科相当部门服务者,每年均累加积点如下:
(1)凡现任助教者,以200为基本支薪积点。每任助教一年,累加年资积点17点,最高以350点为限。
(2)凡现任教员者,以265为基本支薪积点。每任教员一年,累加年资积点18点,最高以400点为限。
(3)凡现任教员,在未升任教员之前之支薪积点加18,如已超过265点时,则现有之支薪积点为未升任教员前之支薪积点加18,再加由(2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