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第2/4 页)
的研发能力、先进技术等都集中在这十几家企业。因此,在离入世不远了的时间内,尽量让这些企业发展,防止重复,通过规范市场、剪灭异己来对这些企业进行保护,以利于入世后的竞争。但对已经上马的轿车项目,现在也不能掐死,最好让它们象奇瑞轿车那样并入大集团。照此做法,吉利这家浙江的民营企业就要去找国有企业的婆家了。董事长李书福会怎么想呢?他会甘心去投靠或挂靠一家国有企业吗?
坦率地说,我看到上述官员的理论心里就反感。说这样话的官员肯定是有专车坐的人。这种人是不会有大众消费者心理的,也是不会为广大普通人民着想的。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轿车造得倒很“发达”,实在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国情。我住在北京市西城区的一片胡同里,这些年最反感的就是满街道停放的轿车。胡同就那么窄,轿车一个个却造得那么大,那么豪华,与那些残墙破壁实在不相配,并且往那一放就占去道路的一半,十分妨碍交通。坐这些轿车的大都是处长级以上的干部,有的是将车停在家门口,有的是司机晚上开回家,停在街道上。可以准确地说,这些与世界发达水平看齐的轿车全是中国官僚的产物,等级制的产物。在这种情况下,我经常在想:能不能将车造得小一点?占据空间小一点?你当了厅长局长有了坐专车的条件,就非要买那么大那么豪华的轿车吗?能不能适应一下中国的国情、道情、街情、路情?
在汽车业发展方面,国内目前的观点真是太多了。比较代表市场经济精神的观点是,汽车生产就是要放开,不要再老是搞什么“三大三小”,不要再老是国家包办。中国汽车业落后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垄断和市场垄断。如果早开放市场,或许中国的家用轿车早就发展起来,价格早就降到四五万元了,体积也早就小下去了。就是由于有一汽二汽这样所谓“规模大”的企业,才使中国的轿车始终进入不了平民家庭。就是由于没有充分的市场竞争,才始终没有打破价格的高门槛。现在,吉利、悦达和华晨这样的企业冲进来了,一进门就对高价格形成极大的威胁。吉利轿车最低才卖3万多元。如果让这种企业成了气候,原来的一汽二汽和上海汽车就要受影响,国家的投资就要收不回来,或迟迟难以收回。
由于这种原因,就出现了想方设法排斥新进入者的事情。2001年6月22日,《中华工商时报》登出一篇文章,说汽车产业的“户口”问题仍无松动,民营资本由于身份的原因仍然受到限制,因此,汽车产业政策应该有质的变化。在已经对外资开放的今天,不让国内民营资本进入是不公平的国民待遇,现在已经看出这是中国汽车业的损失。这篇文章在最后说,靠保护发展不了中国汽车业,相反,靠竞争倒还有可能杀出一条生路。
《中华工商时报》是代表民营企业说话的,说出的话也的确有一定道理。靠国家管理来生产汽车,效率和效益肯定比不上市场。例如在1994年制定“九五”规划时,目标是将2000年末中国汽车产量达到400万辆,实际上到2000年结束时,中国的汽车产量仅有200万辆。然而在1994年的当时,在这一规划目标指导下,国家却制定了巨大的生产计划,在一汽和二汽各上一条年产15万辆轿车的生产流水线,总投资大约在300多亿元。但经过四年左右的建设投产后,二汽的流水线年产量只有1万辆,一汽的产量也只有三四万辆,直到今天四五年过去了,二汽的产量也只有六七万辆,原先设计的生产能力根本难以达到,很多投资都是浪费。这就导致富康轿车的价格居高不下,光是银行贷款利息成本每辆车都有两三万元。这种价格昂贵的汽车怎能畅销?怎能走入寻常百姓家?
而吉利这种民营企业,根据市场需求来设计汽车,低成本开路,每辆车的价格平均在5万元左右。这种产品一出厂就深受市场的欢迎,滚动发展下去很快可以在中国市场上打开一片天地。但是,国家管理部门有些人却对这种企业视为眼中钉。为什么?那就是上面我已说过的原因,这些新来者在老企业面前分去了一杯羹,不仅导致原来那些企业的生产利润下降,从长期来看很可能形成致命的竞争影响。
象吉利这样的企业之所以要拼命地挤进轿车生产行业,主要是这一领域存在着高利润。据《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6月8日的一篇文章透露,被外人普遍视为“幼稚工业”的中国汽车工业实际上是个暴利行业。目前国内汽车的利润率一般在20…30%之间,也有的高达30%多。以上海大众为例,每辆桑塔那卖14万元时,其成本只有7万元左右,如今普通桑塔那生产规模已经上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