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页)
春秋》列为必读之书,并且说学习必始于读经,然后再读“礼”。《诗经》所收录的作品上至西周初年(公元前十一世纪),下至春秋中期(公元前六世纪),保存的作品有三百零五篇,分“风”“雅”“颂”三部分,大部分是各地民歌,只有一小部分是贵族的作品。“风”是指郑、桧、秦、曹等各国的民间传唱的歌谣,他们并不配乐,后来采诗者上呈掌管音乐的太师,由太师按音节音律整理,上奏天子;“雅”就是“正乐之歌”,分为“大雅”、“小雅”;“颂”就是天子、诸侯的祭祀用诗。《诗经》涉及的地域相当宽广,东到山东,西至甘肃、陕西,南至江汉流域,北至河北、山西,基本涵盖了这个中原地区。《诗经》是先秦儒家崇奉的主要经典,它倡导一种礼仪、重历史的人生哲学,在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方面又做出诗可以兴、观、群、怨的样板,尤其被孔子所推崇,使之成为宣扬自己那一套思不出邪的思想,成为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工具。他说:年轻人该好好学习《诗经》,因为它可以培养人的想象力、观察力,对如何交朋友、讽刺政治均有帮助,近者可以师父,远者可以师君,从诗中还可以识的许多鸟兽草木之名;不学《诗经》便说不上像样的话,就像面对墙壁而立。
《左传》又名《左氏春秋》,相传系左丘明的著作,但儒家学者把它列为孔子的著作。左丘明,春秋时期鲁国人,双目失明,曾任鲁国太史。记录了自鲁隐公公元年(公元前722年),止于鲁悼公四年(公元前464年),前后共计二百六十九年。在这二百六十多年的历史中,作者笔触纵横捭阖,上自天子、诸侯、公卿、大夫,下至商贾、刺客、乐师、妻妾,大至诸侯角逐、争王争霸,小至婚丧嫁娶、出亡、筑城、占卜,一一进行了接触和记述,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充分展示了那个时代丰富的现实。《左传》与孔子编著的《春秋》不同,在它里面还展现了比较进步的民本思想,强调了人心与民心在###和军事斗争中作用。但大部分思想与儒家思想一致,也被儒家奉为经典。
《论语》,一本较为完整保存孔子思想与学说的经典。孔子毕生精力鼓吹的“仁”其实就是“爱人”,推己以及人的忠恕之道,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把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纳入《周礼》的规范。对统治阶级来说就是实行德政,实行宽惠政策:经济上不要过分剥削,让老百姓丰衣足食;政治上要重视教育和规劝。告诫统治阶级过分的盘剥就会造成“不公”,残酷的刑法就会让老百姓感觉到“不安”,酿成天下大乱的局面。在世界观上,孔子继承了原始宗教的天命观,把天视为自然和社会的主宰和人格化的神,认为大至社会###、四季交替,小至个人的生死,都是天命来决定的;在认识上,孔子强调有“生而知之”的圣人,但是更强调“学而知之”。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在儒家的学术体系里还有一个生活的战国时期的人物,那就是孟子,它的代表著作就是《孟子》。孟子即孟轲,生于公元前372年,死于公元前289年,幼时家境贫寒,曾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孙伋的学生。孟子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并发展为仁政学说。他的思想的基本内容是:对知识分子要“尊贤使能”,让“俊杰在位”;对于商人要减轻他们的负担,免去负贩商人的税;对于种田人要恢复井田制,不要增加额外的赋税;对于城市居民要免除住宅税。仁政学说贯穿了一条民本主义的线索,提出了“民贵君轻”这一赋予民主性的精华,告诫统治者:人民是国家的基础,民心向背关系国家的兴衰。孟子的仁政学说理论基础是性善论,最高范畴是天。可惜,孟子的这些理论直到宋代才被儒家视为思想基础,并尊称孟子为“亚圣”。
孔子并不像我们现在看到的《论语》中的样子,在他奉行“仁”的同时并没有废除杀人制度,公元前497年,孔子摄行鲁国宰相一职,上任前他还说从政干得好是用不着杀人的,可是上任不到七天他就命令杀死一位鲁国革新派人士——少正卯,杀人的理由是“聚众结社,鼓吹邪说,混淆是非”。可见,孔子要维持的是已经灭亡而且远去的周王朝的“礼”,并不是要求社会进步的“礼”。西周末年,周宣王复辟成功,但周幽王的荒唐和淫乱无度导致周王室对社会秩序失控,最终导致周平王在公元前770年迁都洛阳,同时宣告周王朝的联盟主地位的丧失,孔子作为周公封地上的贵族,一生没有做过任何自己认为下贱的事,而一方面他亲眼目睹了晋国贵族栾、郤、胥、原、狐、续、庆、伯等八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