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 页)
说:“(—)根据目前形势我们决定派遣志愿军到朝鲜境内帮助你们反对侵略者;(二)彭德怀同志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三)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后方勤务工作及其他在满洲境内有关援助朝鲜的工作,由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高岗同志负责;(四)请你即派朴一禹同志(当时任朝鲜劳动党中央常务委员、朝鲜政府内务相--引者注)到沈阳与彭德怀、高岗二同志会商与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境内作战有关的诸项问题。(彭、高二同志本日由北京去沈阳)。”这天上午7时,彭德怀根据**的命令与**东北局第一书记、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高岗,以及彭德怀指挥所的负责人成普,参谋徐亩亢、龚杰,秘书张养吾;翻译毛岸英一行乘飞机直飞沈阳。上午10时左右,飞机冒雨安全降落在沈阳机场。东北局派人将彭德怀接到和平街1号交际处休息。
10月8日在北京,**中央政治局会议还未结束,**就派周恩来秘密访问苏联。因为事情紧急而机密,周恩来只带了翻译师哲和他的机要秘书康一民。
飞机从北京起飞,途中在伊尔库茨克加油停留几小时,又飞抵莫斯科。次日,周恩来与当时正在莫斯科养病的**一起乘飞机(据康一民同志回忆,**同周恩来同机到达莫斯科)飞抵黑海的阿布哈兹区,又到阿德列尔斯大林休养所。
周恩来向斯大林介绍了朝鲜的局势,以及中国是否参战的态度和国内的实际情况,另外也谈了中**队的现代化问题。10月9日上午,彭德怀和高岗在沈阳召集了志愿军军以上的干部开会。彭德怀在会上讲话说:“根据朝鲜战场的形势和金日成首相的要求,中央已决定出兵朝鲜。这不是我们好战,完全是美帝国主义逼我们走这条路的。在美军越过‘三八线’前夕,周总理曾一再对美军发出警告,倘若越过‘三八线’北犯,中国将出兵援助,但美国和南朝鲜军队打着‘联合**’的旗号,无视我国政府的警告已越过‘三八线’,正向中朝鸭绿江边境进攻。我们的敌人不是‘宋襄公’,他不会愚蠢到等待我们摆好阵势才来。敌人是机械化部队,有空军和海军的支援,进攻速度很快,我们要和敌人抢时间,中央派我到这里来,也是三天前才决定的。”“这次出兵援助,我们要决心打赢,但是也要有不怕打烂的精神准备,万一美国人打进我国来,那我们就烂了再建。各军要日夜加紧准备,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教育干部战士树立必胜观念,要坚信在党中央和**的领导下,一定能够打败美帝国主义者。各军要在10天之内,克服困难,连夜突击,完成一切出国作战的准备工作。”在会议上,各军干部也提出了问题,他们最担心的是在出国作战时,有无空军支援。于是当会议还在进行中,彭德怀和高岗又于9日上午11时联名致电**称:“我军出动作战时,军委能派出多少战斗机和轰炸机配合?何时能出动并由何人负责指挥?盼速示。”至10月中旬,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和南朝鲜军队总兵力已达40余万人,各型飞机1000多架(海军飞机除外),各型军舰300多艘。
鉴于朝鲜战场的局势严重,彭德怀心急火燎。他为了进一步了解敌我双方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决定亲赴鸭绿江沿线,勘察地形,了解敌我态势。
在9日军以上干部会议结束后,彭德怀傍晚即乘火车由沈阳赴安东(丹东)。在旅途中彭德怀仍不肯睡觉,他一边啃馒头干,一边在列车上召集丁甘如、成普等人开会,研究组织他的指挥所。他说:“在沈阳两天太紧张,现在抓紧时间算算人头帐,把从北京和沈阳调来的同志们分分工。”就这样,中国人民志愿军彭德怀司令员指挥机关,就在火车上组成了。10日凌晨,火车抵达安东。边防军司令部将彭德怀一行接到镇江山招待所,彭德怀吃过早饭后不顾连日疲劳,即前往鸭绿江边察看渡江地点,了解战备情况。此时侵朝“联合**”和南朝鲜军队40余万人的总兵力中,第一线兵力即有4个军共10个师另1个旅1个空降团共约十几万人,正分兵多路向中朝边境疯狂进犯。
为使志愿军在地面兵力占绝对优势,以达初战获胜之目的,彭德怀于10月10日急电请示**:原拟先出动两个军、两个炮兵师,恐鸭绿江铁桥被(敌战机)炸毁,不易集中优势兵力,失去战机,故决定将4个军3个炮兵师全部集结江南待机歼敌,改变原定计划,妥否盼示。**于11日复电同意。正当彭德怀深感8日他在沈阳朴一禹的匆匆会谈,内容不够详细具体,于是当晚20时他再次急电请示**:还有不少具体问题,须与金日成同志面商解决,拟明(11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