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0七、桓温妄动 一书退兵(第2/3 页)
石氏大乱之机,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也非常让天下人佩服他强大的力量,然而战祸动乱也从此开始了。你要看到,
天下仅仅是靠力量强大争夺来的吗?”
庞约说道:“不归附力量强大的,还能归附力量弱小的吗?现在中原一片乱糟糟,除了冉闵,还能指望谁呢?”
封奕说道:“燕王几代人都具有德行,崇尚道义,讨伐祸乱,所向无敌。如今已经定都蓟城,现在兵锋指向赵、魏,远近的百姓,纷纷拖儿带女,前来归附。百姓厌恶战乱暴君之苦,都思念有道德的人。冉闵的灭亡,非早即晚,成败的形势,显而易见。况且燕王刚刚开创帝王大业,虚心对待俊贤之士,如果您能幡然悔悟,顺应时世,则功劳可与周勃、灌婴相比,福祉可流传子孙后代,何必做亡国之将,困守孤城,等待必然要到来的灾祸呢?”
庞约听了这番话,心情悲凉,默不作声,踌躇再三。
在不远处一直等待结果的封奕的偏将张安,按照封奕原来的安排,看见庞约低头犹豫不决,便骑马突然冲了过来。他抓住庞约的马缰,顺势挟持着庞约急驰来到封奕的营地。
两人进入营帐,封奕请庞约坐下,对他说:“您不能自己决定的大事儿,我今天帮您做出决定了,这可不是想要拿您去邀功请赏,而是想保全您以及一方百姓的安宁。”
这样,庞约终于答应顺从这一“决定”。
高开率军抵达渤海,刘准、封放出来迎接并投降。
慕容俊任命封放为渤海太守,刘准为左司马,庞约为参军事。
慕容俊说:“庞约以后要改个名字了。庞约,人家‘约’了你半天,你没‘应约’顺从啊,最后让人劝降诱降才归顺的,是张安的‘钓钩’勾过来的,那就干脆叫‘庞钓’吧。哈哈哈……”
刘显被冉闵战败后,回到襄国。刘显按照给冉闵的承诺,夜间突袭杀掉了后赵王石祗及其丞相乐安王石炳、太宰赵庶等十多人,并将首级传送给了邺城的冉闵。
魏国主冉闵让人在邺城的大街上焚烧了石祗的首级。授予刘显上大将军、大单于、冀州牧的官职。
但是刘显根本不愿意接受冉闵赐予的官职,因为他杀掉石祗实际上是另有目的。
七月,刘显再次率兵攻打邺城,但他出兵又被魏国主冉闵击败。刘显返回,在襄国称帝。
悦绾与赵国石祗等三方联军战胜冉闵之后,从襄国返回,他向慕容俊汇报了战役经过。慕容俊这才知道张举所说的送传国印玺只是荒诞、欺骗之辞,于是命人杀了他。
慕容俊解除了对常伟的囚禁,并且让他的家人们前来见他。
常伟上书向燕王谢恩。慕容俊亲自给他复信回答说:“你的行动本来不是为了活命谋生考虑,但我与你是大同乡,所以加以保全。在当今大乱的形势下,你的儿子们全都来到了这里,这难道不是上天对你的关怀吗?上天都关怀你,何况我呢?”
慕容俊还赐给常伟侍妾一人,粮食三百斛,让他居住在凡城。
石祗被杀,石氏的后赵等于彻底宣告亡国。
一直虔诚地向石氏尽忠的姚弋仲派遣使者向东晋请求投降。
十一月,东晋朝廷任命姚弋仲为使持节、六夷大都督、督淮北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大单于、高陵郡公。又任命他的儿子姚襄为持节、平北将军、都督并州诸军事、并州刺史、平乡县公。
被燕王改了名字的庞钓回到渤海,把过去的旧部兵众都召集了起来,劝大家共同背叛前燕。但是乐陵太守贾坚不同意背叛前燕。他派人向老百姓宣传道理,给他们分析成败大势。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都慢慢明白过来,不再背叛前燕。庞钓的那些属下看到没什么人听从,也就没多少人愿意跟随庞钓。庞钓只好带领几十个人投奔东晋。
当初,桓温听说后赵石氏大乱,便向晋朝廷上疏,请求出兵收复中原地区,但等了许久朝廷也没有回音。
桓温知道朝廷倚仗殷浩来对抗自己,对此十分愤怒。桓温管辖的八州之内民众的资财赋税,几乎不给朝廷使用,自行招募军卒、调配资源,逐渐形成半独立状态。桓温多次请求北伐,后来朝廷才下达诏书不予同意。
“你朝廷不同意就完了吗?我桓温不能总是被动等待吧?!”
十二月十一日,桓温上奏章后就立即行动,率领四、五万人顺江而下,驻扎在武昌。他的这一举动令晋朝廷十分恐惧:“你桓温是想出兵北伐呢,还是要向朝廷施压呢?”
面对来势汹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