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0七、桓温妄动 一书退兵(第3/3 页)
的桓温,很多朝中大臣坐卧不宁,惶惶不可终日。
有的大臣劝殷浩辞职。殷浩也想用辞职来“躲避”桓温,又想用出示标有驺虞的旗帜的办法,使桓温的部队不再继续前进。
驺虞(音zou玉)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仁兽,
在传说中它是一种虎身狮头,白毛黑纹,尾巴很长的动物。据说生性仁慈,连青草也不忍心践踏,不是自然死亡的生物它不吃,优雅敏捷,日行千里。
这里殷浩要采用驺虞的旗子,也许是要警示桓温要像“仁兽”那样仁慈。这纯粹是一个“书呆子”的招数。
吏部尚书王彪之对总揽朝政的会稽王司马昱进言说:“这些举动全都是为自己考虑,并不能保全江山,不是替殿下考虑。如果殷浩辞职,必将导致人心混乱,天子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在这种时候,一定要有人出来承担责任,这人不是殿下还能是谁呢?”
会稽王司马昱笑着说:“看来我责无旁贷了。”
王彪之又对殷浩说:“如果桓温上表直言,兴师问罪,首当其冲指向的是您。您在朝廷任此职务,跟桓温的猜忌隔阂已经形成,这时想成为一般百姓,难道还能保全自己吗?”
殷浩说:“自然难以保全。”
王彪之继续说道:“那您就应该暂且静观不变地等待桓温。可以先让宰相给桓温写一封亲笔信,向他表示恳切的诚意,为他分析成败趋势,他就一定会率兵返回了;如果不听,那就由皇上亲自下达手诏;再不听,就应当用正义之师去制裁他。为什么您要平白无故地匆匆行事,先自我放弃呢?”
殷浩说:“面临大事的时候难以决策,事到头迷啊!近日这个事儿一直让我烦闷,现在听到你这个计谋,我才有了主意,就该按你说的办。”
吏部尚书王彪之跟抚军司马高松英雄所见略同,两人一起去见琅琊王司马昱。
抚军司马高松对司马昱说:“您应该致信桓温,向他说明利害得失。收到信之后,他自己就应当率兵返回了。如果他不这样做,咱就整理六军人马出征,正义叛逆从此判明!”
也没等琅琊王司马昱说出什么来,就见抚军司马高松已经坐了下来。他拿起毛笔,饱蘸墨汁,开始替司马昱起草书信说:
“北方寇贼发难,应该平定,时运到来,应当把握。这确实是为国家着想的长谋远虑、夺取天下的宏图大略。能够弘扬光大这种时运的人,除了足下还能有谁?但兴师动众,重要的是应该以雄厚的财力物力为基础,辗转运输的艰难,正是古人最头疼的事,不能从一开始就认为它容易而不加以认真地考虑。近来我之所以对你的举动深以为疑,原因就在这里。对于出乎寻常的举动,人们都感到惊骇,所以近来各种议论说法,纷至沓来,想必足下也稍有耳闻。”
高松稍作停顿,看了一眼司马昱和王彪之,两个人都在默默地点头表示赞许。于是高松继续写了下去:
“假若生怕得到的东西再失去,就会无所不用其极,也许有些人就会震恐惊忧,甚至会顷刻崩溃逃散。如此则宏大的愿望和已有的成果会丧失,国家的大业也就完了。那样全都是由于我昏庸懦弱,没有表现出崇高的道德和信誉,让众百姓失去安定。我与足下,虽然任职有内外之分,但安定国家,保卫皇帝,这个目标是一致的。天下的安危,与完美的德行相联系,应当先考虑使国家安宁,然后再图谋向外扩展,以使帝王的基业兴隆昌盛,道义弘扬彰显,这就是我对阁下的期望。区区一点儿心意,难道还能再顾虑疑忌而不坦诚尽言吗?”
司马昱跟王彪之看了,完全赞同,于是加盖上琅琊王司马昱的印章。并马上派人送给桓温。
桓温见信后立即向朝廷上书,诚惶诚恐地表示谢罪,随即率军返回了原来镇守的荆州江夏。
但是,桓温真的就是这样温顺的小绵羊和乖乖虎吗?
给读者的话:
哈哈,真不想给大家“挖坑”,但后来也许仍然考虑给大家留个坑。因为一方面这本书是那样受人喜爱,另一方面又那样缺少“知音”。网站、盗版却又不付任何报酬。严重打击了作者的积极性。所以决定等一段时间,寻求出版商,寻求出资人,寻觅伯乐和知音。等等看吧,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