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页)
坠机地点上空并协助一架直升机取回了威廉姆斯的尸体。与威廉姆斯相比,吉姆·福斯迪克中尉的运气就好多了。当他驾驶一架RF…86侦察机在“米格走廊”执行任务时,也被地面炮火击中了。尽管机身侧翼受损,但他仍成功地驾机返回到基地。
屡次闯入中国领空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东北上空的幽灵:朝鲜战争中的RF…86侦察机(3)
对于RF…86侦察机飞行员而言,许多任务都是例行的,但并非所有的任务都是如此。RF…86侦察机常常深入到中国沈阳、哈尔滨等地上空进行侦察。侦察的目的就是要核实苏联是否在满洲里部署了伊尔…28轰炸机。通常,派遣到鸭绿江以北地区上空的RF…86侦察机只能得到一架僚机的掩护,其余的大批战斗机则在鸭绿江上空与米格战斗机格斗。1952年,米尔·沃伊###奇曾单枪匹马地闯入中国领空执行侦察任务:“我沿着鸭绿江朝哈尔滨方向飞去,然后再下降。当飞机接近沈阳时,我朝左下方望去,结果发现4架米格…15战斗机正和我一起悄悄地飞行。我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我心想:我现在距离基地650多公里,油箱里的燃油也不多了,我已经被包围了。我至今都不明白,它们为什么没有对我发起攻击。我们就这样面面相觑。我没有轻举妄动。我紧紧地握住操纵杆。突然,它们下降了,随后在沈阳机场着陆。大约10分钟后,当我在沈阳上空转向时,我发现20余架飞机尾随我而来。我在沈阳上空调转机头,朝着南方的丹东飞去。我从后视镜中发现尾随而来的米格战斗机正朝着我疯狂射击。但与24架飞机进行近距离格斗的好处就是,仅有一架能够紧咬住你不放。我下降到100英尺(30米)高度,从丹东机场的停机坪上掠过。我看到一些中国战斗机飞行员正相互询问。我朝着黄海飞去。我知道,如果我被击落,美国海军会来救我的。我一飞过海岸线,米格战斗机就停止了追击。我重新爬升到高空并向金浦空军基地进行了呼叫。”后来,由于圆满完成了这次侦察任务,沃伊###奇被授予了“优异服务十字勋章”。
在第15战术侦察中队服役期间,鲍勃·伯克哈特驾驶RF…86侦察机共执行过20次作战任务、驾驶RF…80侦察机共执行过80次作战任务。他曾驾驶机号为48…195的“佩刀”侦察机执行过数次任务,其中一次就是飞赴丹东上空进行侦察:“我们与第4战斗机联队的飞机一起编队飞行。我的座机是四机编队中的3号机。上级命令我们爬升到28000或30000英尺(即8500米或9150米)高度,然后再下降到10000英尺(3050米)高度。护航战斗机仍停留在10000英尺高度,而我要继续下降进行拍照。然后,我就向左转,以最快的速度朝着海上飞去。接下来,我就再向南飞去。任务执行得很顺利,我们发现丹东机场上有89架米格战斗机。”
停战前的疯狂
1953年7月27日,交战双方签署了停战协议。在签字和停火之前,第67战术侦察联队开始毫无节制地进行侦察拍照,以期获得最大数量的照片情报。在停战协议签署前的最后一天,第15战术侦察中队的作战长官拉弗内·格里芬就驾机执行了一次侦察任务。侦察目标是鸭绿江以北、中国满洲里的吉林和哈尔滨。第4战斗机联队的一架战斗机担任其僚机:“飞到鸭绿江以北,天气变得晴朗起来。我看到了绵延数公里的长城。我们继续爬升,一直上升到45000英尺(13700米)高度。我的僚机很称职,我根本不需要往后看,也根本不需要寻找它;它始终都在我的视野内。但我知道,那个飞行员肯定花了很大的精力去警惕米格战斗机的出现。当时的导航系统很简单。我对吉林水力发电站进行了拍照,然后就向着哈尔滨地区的机场飞去。我们始终都没有看到米格战斗机,这让我感觉很不错。飞到哈尔滨机场上空时,我先后向左、向右侧翻,进行拍照;每次侧翻时,我都能看到半个机场,跑道在我的鼻子底下飞驰而去。随后,我就开始返航,感觉自己像个国王。直到对目标拍摄完毕,我们都没看到米格战斗机,也没看到敌军活动的任何迹象。我们又从鸭绿江上飞过,将两个副油箱抛在了朝鲜,接着爬升到47000英尺(14300米),因为我们必须要注意节省燃油了。”格里芬最终返回到了基地,但并非一帆风顺。由于严重缺氧,他感觉很不好。他明智地使用了急救瓶并下降到了16000英尺(4900米)高度,这样一来他就安然无恙了。格里芬驾驶单发飞机实现了朝鲜战争期间美军深入中国领空最远的一次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