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剑桥中华民国史全集 > 第2部分

第2部分(第2/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卢丹妮邓佳哲末世:囤女神,系统百倍返现全球灾变:开局建设神级战车初之心盛霆烨长夜尽头周铮穿越成太子的小说傅啾啾穿越小说领先人类一千年原神之旅行者在漫威让你练短跑,你破了世界纪录?在古代逆流而上的日子精灵之我是农场主穿书后我成了小拖油瓶顾总太太把你拉黑了乔若星顾景琰从学霸开始迈向星辰大海大唐贵婿模板奥尼尔,美女都是我的充电宝王者:是个英雄就超标,别太离谱世界杯:我把C罗喂吐了末日:我真不是土匪

与城市里这些新的社会阶级出现的同时,在 19 世纪 80 年代,爱国精神所激

发的由条约口岸报纸传播的真正舆论,变成了一个政治因素。在 19 世纪 90

年代的改良运动中,学者名流中间创立了行动主义的政治组织。这时,各类

上流人士与政治当权者发生冲突,并与之疏远。有些人转向外国的榜样和思

想,既谋求增强国力之道,也为了追求政治的或个人的目的。结果是知识研

究的范围和性质大为扩大,从而对儒家世界观及社会秩序的基本信条提出了

质疑。①

19 世纪中期的主要叛乱,起源于边缘或贫困地区:客家人聚居的广西丘

陵地带,洪水肆虐的淮北平原,西南苗族部落的故土以及西南与西北的回民

区。然而,在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主要的政治活动出现在富庶的经济中

心地区:珠江三角洲,城市化了的长江下游,拥有富庶的农业区与新出现的

工业中心的长江中游。主要活动家也包括业已分化的上流人士中的新的社会

集团。

清朝的最后 10 年间,中央政府的官僚首领与有地方根基的社会名流的竞

争,在中国的政治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改良与改革风行一时,均为双方

所接受。问题是国家新的更大的政治和经济潜力,应如往日一样继续集中在

④ 珀金斯:《1368—1968 年中国农业的发展》,第 207—214 页。

① 见 M。巴斯蒂…布律吉埃:《社会变化的潮流》,《剑桥中国史》第 11 卷,第 535—602 页。

官僚君主政体中,还是应该让这种潜力扩散,以便政策能反映政府以外上流

人士集团的主动精神。这个问题预示了国家对社会的关系的重大变化。这种

变化保证辛亥革命不会只是又一次王朝更迭。

1912—1930 年

许多人断言,辛亥革命几乎没有改变农村的社会关系;有些人甚至怀疑

它到底是不是一场革命。的确许多社会连续性经过辛亥革命仍然存在。工业

继续在中心城市——例如天津周围、南满以及长江中下游和华南沿海——增

长。尽管中央权力解体,军阀之间征战不已,但有些省份,如浙江仍比较稳

定,得以免于战祸。甚至有的地方,如广西虽时有战争,却常能不误农时。

政治活动与政治组织仍然集中在城市。

然而,随着新趋向的延续,程度上的不同逐渐变为性质上的不同。近代

经济部门比农业经济部门发展得更快。新的社会阶级借助于青年和妇女的解

放,继续改造旧的社会结构。同时,乡土文学与民间报纸,思想争论与动员

群众的思想,越来越有影响。皇帝与旧政权结构的消失,改变了法统,而且

深刻地改变了政治的性质。汉族的民族主义——对中国的明显的关切——代

替了对皇帝的王朝的效忠。

其次,由于没有王朝制度,军权变成了更重要的政治因素,甚至超过了

太平天国叛乱结束之后所曾起过的政治作用,而且运用起来不受文官的控

制。这样的自由,在清王朝下是不可能的。但是由于军权太分散,难于赢得

对全国的控制,于是出现了这个时期的第三个主要变化,即不当权的城市上

流人士努力动员下层阶级投身于政治。这种政治参与的扩展,是力图鼓励并

控制这种动员的新的超党派组织所企求的。与之相伴随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的新政治思想体系和孙逸仙的三民主义。

革命的目标与激进主义的性质都有改变。辛亥革命主要是一场上流人士

反对中央集权的官僚君主制度的叛乱。政治激进主义从支持反对清朝政治结

构的民族主义和种族的主题开始。社会激进主义也起而反对儒家权力主义的

家庭束缚。这一倾向终于发展到个人主义,要求进一步解放青年和妇女,热

中于新文化运动的科学和民主。接着,在“五四”运动期间,激进主义被用

阶级的说法,重新解释为推动工人和农民反对军阀、资本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网游虚空的世界七零之漂亮泥瓦匠[基建]小孤前年嫁彭郎末世重生之温乐(网王)只是越前龙马夏末微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