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2/4 页)
很灵。你怎样判断这个东西?黄河水很怪,大水可能不会发洪灾,可能小水发洪灾。黄河工的经验没法清晰地描写出来。一块铁板凹凸不平,叫一个新的学徒工去把铁板敲平,学徒工常常往高的地方敲,越敲越不平。因为没有敲到点子上。老工人来了以后,不是什么地方高就敲什么地方,而是在旁边敲,三敲两敲就敲平了。这其中的奥秘也很难讲清楚。
一本杂志登过一个例子。一家企业进口了一台很大的设备,设备用了一段时间后噪声很大,国内专家怎么都看不好,不得不请国外专家来看。专家看了一会儿,就在一个地方画了一条线,说:“把这打开,线圈减少一匝。”开价一万美元。厂里说,你画条线就值一万美元哪?那人说了一句话:“画线只值一美元,但知道在什么地方画线值9999美元。”这就是知识。
◇欢◇迎访◇问◇。◇
第61节:企业与管理(27)
知识与人难以分离,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必然引致人很重要。人力资本,特别是知识含量高的人力资本变得越来越重要。
再就是知识的产生和运用难以管理。我们常常觉得知识分子难以管理。凡是越有能耐的人,知识越高的人越难管理。他好像不在乎你。原因是他生产的跟你要的应该是一致的,但跟你在看法上是不一致的,你对他的行为看不惯,而不是对结果看不惯。我们往往觉得“这个人行是行,就是难弄”。中国台湾宏基公司就最清楚这一点。他们现在不用定时工作制。他们知道人并不一定白天八小时老老实实待在公司就最有创造性。你什么时候有创造性什么时候来公司,根本没有人限制你,有的人可能是在半夜里来工作。我们在学校里反倒不是这样。我们要求学生晚上十点钟一定要关灯,实际上学生就愿意半夜里爬起来学习,白天睡觉。中国台湾有些学校在图书馆开辟了一个地方,24小时开放,有吃有喝。看24小时书没人管你。这就是知识经济的一个特点,很多人就喜欢自由一点。我们经常限制得太多可能限制别人的思考。
问: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对管理有什么影响?
答:一是信息共享。二是知识共享。我学生的一个钢材公司已实现网上交易,完全是无纸化办公,好处是企业效率提高,不仅仅是改变了交易方式,而是减少了交易成本,改善了管理效果。三是方法共享。四是经验共享。五是减少组织层次。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致力于减少层级,从过去六层减少到三层,提高了决策效率。别说通用这样的大公司,就是我们小小的单位,一个报告打上去,要多长时间批下来?经常是很长时间才能批下来。六是及时调整战略。
问:未来的领导该怎样做?
答:1。重视合作联盟,分散经营加强智力基础的开发。2。未来领导非正式权力作用也就是人格魅力增加。未来的管理者更应像一匹头马。头马一定是竞争出来的,赛出来的,而不是相出来的。头马至少要有两个本领:一是高瞻远瞩,知道什么地方有草有水;二是把信息传递给马群,并且马群乐意相信。所以作为领导用两个字概括就是“领”和“控”。
我还有一个比喻。领导应当像空气。空气的特点是看不见摸不着。我经常听见一些领导说“你说了算还是我说了算,你是领导还是我是领导”,这样的领导没有力量。有力量的领导老是跟你商量:“啊,你看这事咋弄?”商量完了你发现你老是跟着领导跑。实际上商量的结果 他把你的意见也吸收了。空气的第二个好处是企业员工感觉不到领导的压力,但又离不开领导,这样的领导就是好领导。中国有句管理上最有名的话叫“无为而治”,这也许是管理的最高境界。中国台湾有家化工企业,企业理念不是“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而是“追求人生幸福”。老板如果看到有人晚上加班,就会说:“下班了你在这儿干什么?上班把工作做好就行了,下班了回家陪你先生(太太)去。你工作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是为了使生活更幸福更美满。下班了加班干嘛?”他不让人加班。大家也很少看到老板来,哪天如果看到老板在企业里转悠,就知道“呀,肯定是今天天气不好,外边玩不成了,跑到企业来转”。能做到这一点,企业肯定有一套非常完整的制度和体系了。
。←虹←桥书←吧←
第62节:企业与管理(28)
未来老板还应学木匠。木匠有三个特点。第一,木匠干任何事之前都有一个完整的想法。第二是会经济地配置资源,任何材料在木匠眼中都有用。第三是不仅仅有想法,还会利用现有资源把它变成现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