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1/4 页)
恋现有的生活方式,舍不得他们的权位、金钱、美女等既得利益。要动员他们起义难度很大。
西北军大同盟(10)
第四种是以副司令官李文田、参谋长陈继淹为代表的顽固分子,主要是特务和政工人员,他们是起义的主要阻力,危险性很大。
经过密商,何基沣和杨斯德确定工作的重心放在第二种人员身上。具体做法是:先由何基沣出面找他们个别谈话,谈到一定的“火候”,即由杨斯德正式出面“亮相”。不过杨在“亮相”时的身份已不是国防部派来的“少将高参”,而是共产党派来的陈毅司令员的代表。这会促使被谈话人对我党我军更增加信任感。
杨斯德以高屋建瓴的气概,向被谈话的每个人员分析了他们面临的形势,使他们认识到蒋介石发动全国性内战已到了最后失败的前夜,战争的非正义性决定了这个政府必然被全国人民所唾弃。济南已经解放,东北亦将全境解放,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即将在全国取得胜利。杨斯德诚挚地希望每个国民党军政人员在历史巨潮席卷而来的时候,千万要郑重作出抉择,勇敢地抛弃“旧我”,自觉地站到人民方面来,而不要被时代潮流所淹没。
国民党军官、特别是高级军官有地位、有财产,他们都十分关心共产党的政策。有的人向杨斯德详细作了询问,如家庭出身为地主的人问:起义后搞土改家里人会不会被扫地出门,个人的财产,包括开的商店、房子、手中持着的法币以及金银首饰、做生意贩卖的粮食布匹西药等等,会不会被没收。简直五花八门,什么样的问题都提了出来。
这也难怪。长期以来,国民党总是诬蔑共产党“共产共妻”,并对官兵不断进行灌输,难免造成官兵们对我党政策的疑虑。杨斯德有理有据深入浅出地一一进行解释和正面阐述,并向他们保证起义后成建制地改编为人民解放军,列入正式序列,军官保留原职,私人财产不没收,仍归个人所有。这使他们像吃了一颗“定心丸”,深感满意。
经过一段时间的谈话、了解和考察,何基沣和杨斯德商定:以七十七军一三二师及七十七师的一一一团为基础准备起义,同时力争五十九军共同行动,并准备了出现最困难情况的预案。
毕竟,要把手持武器的敌人拉到自己的营垒,并且不是几个人而是两三万人,其工作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为了保证起义准备工作的顺利进行,按照杨斯德打入敌营前华野首长和有关部门的指示,在敌营内部成立了一个临时党支部,负责人是杨斯德,成员有孙秉超、李连城、王世江(一一一团三营营长,地下党员)、冯治中(二营炮连连长)等。
在党的领导下,三绥区的起义准备工作开展得紧张、有序、秘而不宣又富有成效。
但杨斯德感到最棘手的问题仍然是:陈毅司令员要求争取冯治安一同起义,这可能吗?
陈毅多次指示要尽力争取三绥区司令官冯治安共同起义以壮声势。可是冯治安八面玲珑又目中无人,大言不惭地说:“陈毅也不过是个军长,我过去后,谁管谁呀?”
陈毅为什么要多次指示尽力争取三绥区司令官冯治安共同参加起义?杨斯德从张克侠、何基沣的介绍中,进一步弄清了冯治安在西北军中的历史地位和影响,从而对陈毅的指示有了进一步的理解。陈毅不愧是个大政治家,他总是从战略上来观察和思考问题,对冯治安的争取工作亦然。
冯治安,字仰之,河北省故城县人,生于1896年11月。从小家境贫寒,“一条被子盖着八条腿”,不得已到一家杂货店当学徒,16岁那年参加了冯玉祥的部队,从伙夫干起,当过排长、连长、营长。他为人敦厚,作战勇敢,深为冯玉祥所赏识。冯发动“北京政变”后,提升冯治安为手枪第二团团长,这一年他才28岁。手枪团既是近卫军又是敢死队,是冯玉祥的亲信卫队。不久后冯玉祥又将冯治安提升为手枪旅旅长。冯部南征北战,冯治安多次立下战功,被誉为西北军中期“五虎上将”之一。
1930年中原大战时,冯玉祥和阎锡山联合反蒋,冯治安任军长,率部坚守洛阳。后来冯玉祥麾下将领孙连仲、梁冠英、吉鸿昌、张印湘等人纷纷叛冯投蒋,冯玉祥大败。冯治安仍忠于故主冯玉祥,对蒋介石封的高官坚辞不就。顾祝同赠他路费500元,冯治安遂回家赋闲。这件事,在西北军系统中被传为美谈。
西北军大同盟(11)
冯玉祥残余部队后来被张学良收编,改称第二十九军,下辖第三十七、第三十八两个师。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