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3/4 页)
邦,逼反猛将英布……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为上乘。纵观古今,有几人是恃匹夫之勇而得天下?”
年长之人望着张铁嘴,沉默了一会儿,突然问他:“倘若先生是霸王,你该如何?”
张铁嘴对他的问话,避而不答,侃侃而言:“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若无济世救民之策,纵有回天之力也是枉然!”
年长之人信服的点着头:“请问先生尊姓大名?”
张铁嘴拱起双手:“蜀中张一!”
年长之人起身,向着张铁嘴深深一礼:“仁兄真乃奇人,聊聊数语,似无声之惊雷!倘若在下学古人三顾茅庐,仁兄你……”
忽然一声炮响,古城城门洞开,一队举着火把的骑兵冲了出来。
年长之人对着张铁嘴一辑:“张先生,后会有期,在下告辞了!”他骑上随从牵来的马,飞身跃上马背。
官军追上前去,狂喊不要放走了逆贼邓茂七,张铁嘴望着年长之人在马上的背影,才知道他就是威震中原的义军首领邓茂七。
叶宗留望着口若悬河的张铁嘴,总觉得在哪儿见过,他悄悄问邓茂七,见没见过台上说书之人。邓茂七反问他还记不记得广武山下的古城,他俩在攻城之前,化装进城察看敌情,事后在城外一小酒店饮酒。叶宗留想起来了,眼前之人就是邓茂七在小酒店与之相见甚欢之人,后因官军察觉后追出城外,他俩仓惶出走,就与他失去了联系。至今,邓茂七每每想到此,就会追悔莫及。
世事难料,邓茂七会与被他尊为奇人的张铁嘴失之交臂后,在成都府不期而遇。
邓茂七心里欣喜若狂,他揭开茶盖,饮了一口清茶,想起他在茶楼附近曾经看到有一不错的酒家,就吩咐随从前去定下一个雅间,点齐蜀中名菜,他要宴请正在说书的张铁嘴。一俟张铁嘴拍响惊堂木,念出“欲知后事,请听下回分解”时,邓茂七走上前去,向张铁嘴拱起双手。
“张一兄,别来无恙?”
张铁嘴会意一笑:“邓掌柜的,近来生意可好?”
邓茂七对张铁嘴说:“托你的福,今非昔比,买卖已然越做越大,这不,我今入蜀,看看有没有生意可做。我在会仙楼备下一杯薄酒,想与仁兄互诉衷肠!”
张铁嘴收拢撒开的折扇:“恭敬不如从命。”
邓茂七大喜:“那就请!”
进了会仙楼的雅间,邓茂七将张铁嘴推上首座,他与叶宗留分坐在两边。邓茂七亲自斟上酒,双手捧向张铁嘴。
“广武山古城一别,已然数年。邓某三生有幸,能与仁兄蜀中重逢!这杯酒,我敬仁兄!”
叶宗留赶紧站了起来,哇哇叫着:“为何是你一人,我两共敬!”
三人相视一笑,饮了杯中之酒。
邓茂七端起第二杯酒时,张铁嘴抢过他手中的酒壶:“这杯酒,该我敬两位英雄!”他将三个酒杯倒满,分别将酒杯送到两人手里,再举起自己杯子,恳切的望着二人:“古城一别,张某无不记挂两位,这就是古人说的惺惺相惜!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这多事之秋,两位顺应天意,揭竿而起,逐鹿中原,可谓占据了天时地利;广纳有识之士,解民于水火之倒悬,已形成燎原之势,这就是得了人和。有了天时地利人和,何愁不得天下?”
邓茂七听得心里高兴,想到隔墙有耳,示意张铁嘴切莫声高。
张铁嘴会意,立即换了一种说法:“掌柜的,海纳百川成其为大,你虚怀若谷定能成为九五之尊!”
邓茂七谦让道:“我乃一介布衣,非……”
张铁嘴压低了声音:“帝王将相,宁有种乎?”说罢,他扬起手里的酒杯:“我敬二位掌柜的!”
叶宗留捧起第三杯酒,真诚的说:“自从见了先生,在下无时不在思念。刚才在茶楼听你说书,你知道我在想什么?”
张铁嘴诧异的看着叶宗留:“你想干什么?”
叶宗留认真的说:“我想抢了你!将你带到山西,作我的账房先生!”
张铁嘴愕然,饮进嘴里的酒从嘴里喷了出来。
邓茂七紧张地看着张铁嘴:“我与叶兄决意合伙,仁兄你?”
张铁嘴知道所谓的账房,实际上就是军师,他一脸的严肃:“请我做账房,你俩算是请对了人!”
邓茂七大喜过望:“仁兄想好,这可是要掉脑袋的事!”
“成则王,败则寇,用不着多想。何况,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