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部分(第1/4 页)
笔记成帙,故名曰《随录》。
凡九百八十三则,皆讲学之语,持论颇为平正,多切近人情,而失之太繁,遂枝叶多於根柢。又多为对偶长联,犹沿明季陈继儒等小品之习。
△《图书秘典一隅解》·一卷(河南巡抚采进本)
国朝张沐撰,其子煓注。《秘典》者,沐之书。一隅解者,煓之注也。
沐有《周易疏略》,已著录。煓仕履未详。是书前无序文,而列汤斌、毛��ò福好�‘即毛奇龄之原名)书二首。其说以天下事物之数起於一,而其要在集神明。如云闻见之知,月也。神明之知,日也。毛发寒变之知,星也。肌肤痛痒之知,辰也。其知皆神明也,而不可谓即神明。其说实本姚江之良知,而变化其语。至煓之注,则守其父说而玄虚弥甚。如云一旦跃起,正容端坐,息心以集神明。又云圣人在上,蔽目塞耳,敛手并足,端居深宫,而家国天下治,神明而已。尧、舜、周、孔以来,有是枯寂之学乎?至典之为训,说文谓从册在几上,尊阁之也。五帝之书,乃有是称,沐以自名,不免於僣。至《灵兰秘典》,乃《黄帝·素问篇》名,方技家依托之文,更不应以名儒书矣。
△《潜书》·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唐甄撰。甄字铸万,达州人,侨寓苏州。顺治庚子举人。官长子县知县。
宋李覯先有《潜书》,今见《盱江集》中。甄此书偶同其名,凡分上、下二篇,而上篇下篇又各析为二,凡九十七目。大略仿《论衡》之体,自心性、治术,以至处世淑身之理,无不具列。甄与魏禧友善,故其文格颇相类。然所载多据当时见闻,及友朋酬对之语。其尊孟篇颇诋伊川。法王、虚受、知行三篇,又力崇良知之学,皆未为醇粹。
△《五伦懿范》·八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旧本题曰天台鹿门子撰,不著名氏。前有康熙五年自序一篇,又有康熙十年四明山人鹤控子序一篇,亦不知何许人。其书以五伦为纲,而各分子目。一目为论一篇,反复申劝戒之旨。词多浅易,盖意求通俗也。
△《天方典礼择要解》·二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国朝刘智撰。智字介濂,江宁人,回回裔也。尝搜取彼国经典七十种,译为《天方礼经》。后以卷帙浩繁,复撮其要为此书。首为原教、真宰、识认、谛言四卷,次为五功四卷。五功者,念真、礼真、斋戒、捐课、朝觐也。次为禋祀一卷,次为五典四卷,言五伦之事,次为民常四卷,次为娶礼、婚礼、丧礼,而附以归正仪。每事详为解释,以自尊其教。回回教本僻谬,而智颇习儒书,乃杂援经义以文其说,其文亦颇雅赡。然根柢先非,巧为文饰无益也。
△《进善集》·(无卷数,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张天柱撰。天柱字孟高,号擎菴,秀水人。康熙丙申,天柱寄迹南京,见风俗奢汰,因为是书。共三十篇,总题为持身要则。惟编末略览古昔、近观天地二篇别署进善宝书,其中如保身禁忌、功过格之类皆附入焉。大意在箴砭世俗侈靡之失,而归之於三教清净。谓清净者儒之髓,佛之原,道之宗。又谓佛继三王、周、孔,有功於后世。三王、周、孔为盛世之佛。其立意未始不善,而立言则悖谬甚矣。
△《懿言日录》·一卷、《二录》·一卷、《续录》·一卷、《别录》·一卷、附《礼闱分校日记》·一卷、《七规》·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王喆生撰。喆生字素岩,昆山人。康熙壬戌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是书编年成帙。《日录》始康熙庚申,终丁丑。《二录》始戊寅,终壬寅。《续录》始雍正癸卯终丁未。多讲学之语,亦兼及杂事。大旨尊程、朱,攻陆、王。谓孙奇逢初守程、朱甚笃,自鹿善继诱以文成,讲习遂复异趣,所遇非人,固其不幸云云。案鹿善继之在明季,力赴杨、左之难,触珰焰而不辞,洎大兵攻定兴,死守孤城,力竭授命。为人如是,亦可无愧於圣贤。而喆生不论人品之醇疵,但论学术之同异,至以非人诋之,程、朱所传,恐不如是。至《别录》一卷,纯言修炼之术,称为真仙所传。又称佛言应生无所住心,是无上妙义,能见得无住之心,便可超凡云云,纯为二氏之学。其《礼闱分校日记》一卷,乃康熙乙丑为同考官时所作。《七规》一卷,则其邀讲学诸人结会,每一会静坐七昼夜,以验心学者也。
△《方斋补庄》·(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方正瑗撰。正瑗字引除,号方斋,桐城人。康熙庚子举人,官至陕西潼商道。是书以《庄子》背驰圣道,故即其内篇之目而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