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3/4 页)
飘忽的云,飞回宣州:卢氏女在水边上凝神静思,游鱼在蒲草中穿来穿去……
韩愈在心中哼着一支歌,这是一支替他的卢氏娘子哼唱的歌:
“青青水中蒲,下有一双鱼。
君今上陇去,我在与谁居?
青青水中蒲,长在水中居。
寄语浮萍草,相随我不知。
青青水中蒲,叶短不出水,
妇人不下堂,行子在万里。”
被理智压抑的情感变成一匹奔马,在方寸间驰骋:为何要抛却温馨的家流落在外?为何不固守田园而苦苦追求功名?韩愈彻夜难眠。
新的一天来到时,韩愈又恢复常态,他仍然要在求仕的道路上奋斗。不过在风翔的期待又成泡影,邢大人压根儿没有理会他这位秀才的祈求。
韩愈在风翔等了三五天,没有得到邢大人召见的消息,只得骑着那匹瘦驴顶着酷暑,沿着原路回长安。。 最好的txt下载网
3、李观英年早逝
贞元十年(794年)的春天,关中地区的气候很不正常,从正月到闰四月,淫雨连绵,庄户人不能及时播种,长安城里人也多生病。受着求仕失败折磨的韩愈,又在为朋友
李观的健康担忧。
李观通过吏部考试,谋得太子校书郎的位置已经一年多了,他的心情却一直很低落。寒窗苦读十余载的书生都有很高的期望,以为进士及第后立即可以青云直上,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王公贵族、达官显宦的子弟可以借祖上的余阴,获取高等级的官职,寒门子弟只能从最低一级即“从九品下”的位置上蹭蹬。太子校书郎,正是这样一个级别上的“东宫”(太子府)小职员,掌校理图书而已。既手无寸权,薪水也低得可怜。江东子弟气性极高,对于这样一种待遇,李观一开始就愤愤然,但在上司面前又丝毫不能显露,内心痛苦便郁积成疾了。当初,韩愈就曾写诗规劝李观“无为儿女态,憔悴悲贱贫”。
天气反常,春寒侵骨,李观竟一病不起了。
韩愈来到李观的病榻前,见昔日有说有笑的才子,默然躺在席上,瘦削的脸庞,深陷的眼窝,衬托出那双眼睛更大更亮。李观手捏着韩愈的手,哽咽道:“退之兄……”韩愈忍着泪水,强作笑颜,安慰道:“元宾兄,弟为你写了一首诗。”说着从袖里掏出来,李观接过,低声念道:“天行失其度,阴气来干阳,重云闭白日,炎燠成寒凉。小人但咨怨,君子惟忧伤……穷冬百草死,幽桂乃芬芳。且况天地间,大运自有常。劝君善饮食,鸾凤本高翔。”
李观念罢,精神稍为振作,说道:“退之兄,我们还能一起飞翔吗?”
韩愈道:“那自然是这样。等你身体康复,约孟郊兄一起再登慈恩寺塔如何?”
李观笑道:“太好了。不过,东野兄可在长安?”
韩愈道:“东野兄流年不利,去年再次落第,南游潇湘,而后又折回汝州,至今尚无音信。不过,他还是要回长安的。”
李观道:“弟向梁补阙推荐东野兄,没有奏效,哪料到去年冬,梁大人竟故去了。”说到这里,二人不禁泫然。
韩愈每天必去问候李观,但他的病情总不见好转。
初秋的一个早晨。
韩愈刚洗漱毕,客店的差役急匆匆来报:“韩秀才,李秀才不好了!”
韩愈急速前去看望,对李观喊道:“元宾!元宾!”
李观两眼直直地看着韩愈,张着嘴却说不出话来。
韩愈大声呼唤他的名字,他再没有答应,不一会儿,就撒手归天了。
一介书生,远离故土,功名未就,在人世间只度过29个春秋,着实令人伤感,旅舍的举子们无不落泪。
旅店主人报告了京兆府衙门,衙门派员确认患疾而亡。
因死者身边无亲无故,韩愈一帮朋友便给料理后事。
检点李观的行李,不过是几件随时换洗的衣服,几卷文稿,没有什么值钱的物什。
友人崔弘礼出资购得长安东门外庆义乡嵩原一穴墓地,成敛三日,朋友们把他发送了。
韩愈含泪写下了他平生所写的第一个墓志铭:《李元宾墓铭》。他三岁时模糊地感觉到父亲之死,少年时清楚地看到过宗兄韩会之死,而今又亲自给年轻的朋友写墓志,他的心在颤抖,他向苍天呼唤,苍天有灵,为何这般不公,为何夺去这样年轻的生命?他写道:
“已乎!元宾。寿也者,吾不知其所慕。夭也者,吾不知其所恶。生而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