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4 页)
速增长后就出现了后面描述的事情。
如果条件允许,中国也将走上同样的道路。然而,如果政府限制劳动力自由进入现代工业,或者工资被提前推高(如现在正在发生的那样),则将导致中国最后出现二元化的经济:少数有特权的人享有较高的工资,但现代经济部门的发展会受到限制,总体的生活水平也低于理想状态。由于中国对劳动力流动实行限制,这很可能发生。也是沿海地区和内地居民的收入差距继续扩大的原因之一。但总之,我们仍然可以确信,真实工资水平和人均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依然成立,要么是真实工资和生产率在长期保持缓慢的增长,要么是真实工资和生产率都快速提高。
如果说发展中国家在制造业方面并不具有那么压倒性的优势,那为什么在过去30年里,发达国家的非熟练工人和半熟练工人的理想的制造业工作机会大幅度萎缩呢?从1970年到2000年,美国共损失了250万个制造业岗位,制造业在总就业中的比重从26。4%下降到了14。7%。英国的制造业就业岗位在1970~1998年之间减少了350万个,在总就业中的比重从34。7%下降到18。6%。英国的情况可以说比较极端,但其他国家的大趋势也是相似的:德国的制造业就业比重在1970年为39。5%,相当高,到了1999年已经下降到24。1%。
虫工木桥◇。◇欢◇迎访◇问◇
第45节:外贸带来的伤害(4)
为了理解过去二三十年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就业人数的绝对减少,以及相对比重的下降,我们必须寻找最根本的原因。在理论上,就业数量取决于产出和生产率的变化趋势。如果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超过产量的增速,就业量就会减少。如果制造业的生产率的增长速度显著超过其他行业,那么不管就业岗位的绝对数量如何变化,这些制造业部门的就业人数的比重都会下降。接下来,产量则取决于需求的增长和贸易收支的变化。如果贸易收支严重恶化,即使对制造业产品的需求仍然在增长,国内的产量依旧可以下降。
那么实际情况如何呢?美国著名的关注贸易领域的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计算出,美国制造业的贸易逆差的上升,大约可以解释制造业产值在GDP中的降幅的1/4(从1970年的25。0%下降到2000年的15。9%)。2001年,美国制造业部门的贸易赤字达到了3 000亿美元,接近GDP的3%,其中有1 650亿美元来自发展中国家。然而,欧盟国家在制造业领域总体而言却有着1 200亿美元的盈余,其中对发展中国家的盈余为500亿美元。因此,外贸导致美国对制造品的需求的增长和国内产出之间出现了缺口,但对欧盟而言却不是这样。在欧洲,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制造品贸易对于欧盟的制造业就业机会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进口产品和出口产品的劳动力密集程度的变化。或者说,如果与发展中国家维持贸易平衡,有利于提高制造业的生产率,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会紧缩,资本密集型的制造业会扩张。这对欧盟自身是有利的,因为与其他提高生产率的措施一样,这可以提高欧洲人的潜在收入水平。唯一的要求就是劳动力市场要发挥重新配置资源的作用。
让我们来仔细看看产量和生产率的关系。在1973~1995年间,美国制造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每年提高2。5%,而对于整个商业部门来说,劳动生产率的年增长率只有1。5%。其他所有发达国家也存在类似的差距。因此很自然地,相对于整个商业部门来说,如果两个部门的产量增长速度相当,制造业部门的就业将会萎缩。此外,高收入国家的人们花在制造品上面的支出份额在减少,而服务消费的份额在增加。于是,对于制造品的需求的放缓以及生产率相对更快的增加,共同导致制造业的就业人数的比例在未来还将继续下滑,这与贸易收支无关。
我们来讨论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某个经济体在初期的制造业就业比重为15%;制造业的生产率每年增长2。5%,而其他产业的生产率每年增长1。5%;对于制造品的需求每年增长2。0%(真实价格计算),其他产品(以服务为主)的需求每年增长2。5%;该国的制造品和服务的外贸收支都保持平衡。在这样的假设条件下,经过25年之后,该国制造业的就业比重就会下降到11%,在50年之后下降到8%,100年之后下降到4%。简单地说,农业的今天就是制造业的未来。
。▲虹桥▲书吧▲
第46节:外贸带来的伤害(5)
如果认为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