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1/4 页)
俳�宋夜��玫慕】捣⒄埂S腥税颜馐�辏�浦��盎平鹗�辍薄�
记得前些年,政府还在为那么多民间储蓄放在银行而发愁,而在2007年,这些民间资本被完全激发出来,大量的银行储蓄游荡在股市。有人认为,在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尚不明显过剩的货币曾经老老实实地呆在银行储蓄账户里面,而一旦财富过剩持续地转化成货币过剩,总有一天居民和企业的储蓄会从商业银行储蓄账户中跑出来并且不再回去。因此巨大的货币流动性要么在房地产市场充分展现;要么推动CPI的上涨形成通货膨胀;要么允许股市有一定的泡沫。
当时,尽管国家不断提示风险,尽管相关部门打起“组合拳”,还是有人押了房子、车子,借了高利贷来炒股;还是有人把养老金,失业救济金拿来炒股,甚至还是有人贪赃枉法,挪用公款来炒股。
2007年的“5·30”之前,中国股市已处于非常疯狂的状态,中国股市户头开户突破一个亿,如果按一家四口来算的话,将近三分之一的中国人在炒股,而且,农村至少有好多人不可能在炒股。
一、 2007年疯狂的6124点(4)
其实,西方国家只有极少数专家才能直接投资股市,极少像中国这样大规模的股###动。民众之所以投机股市,根本在于追求利益,但直接刺激民众疯狂的是一个个神话,而不是所谓的经济学理论分析,而且,人们对这些理论学分析根本不在乎。这些暴富的神话真伪不得而知,反正是有人在传。也许这个人只是挣30%,现在已经被传得达到了离奇的状态,人们不断地创造神话,传播神话,这些神话又引导人们创造疯狂的股市神话。
4。 一路波折的登上6124点顶峰
现在看看这一轮牛市的周K线,我们明显地看出来著名的“5·30”留下的凹坑,但是,我们知道此次只是牛市的一个暂停,稍作休息后,股指在机构资金以及储蓄大搬家的推动下,以蓝筹为主要投资对象,最终攀上了6124点的险峰。上一篇我们说过,2007年第七次大牛市有三大因素共同酿造,这里借机分析此次大牛市我们能够得到的一些经验。
首先,在牛市时候,起主导作用的不是技术支撑,而是信心的支撑,这个信心就幻化为虚假的传言和神话。记得当时流传这样一个笑话,也可以说是一个神话吧:一位老太太买了三只股票,其中两只涨停,还有一只没有涨停,于是她就质问起推荐她买这只股票的经纪人,为啥我那一只股票没有涨停?这个故事的版本很多,反正大体意思是这样的。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2007年的这一波牛市,很多股票甚至是垃圾股都“鸡犬升天”了,而这肯定是不正常的,但是,大家宁愿相信这个故事,人人都自认为自己是“股神”。
2007年4月份的时候,各大媒体竞相报道中国的“全民炒股”的疯狂景象,这个时候,谁也没有料到出现两个致命的因素,导致2008年的惨跌。其一是中石油的上市改变了股市的性质;其二是借助疯狂的储蓄大搬家为“大小非”减持提供了天赐良机,而且是以大盘蓝筹股为炒作对象。
关于全民炒股的现象,有位股评家曾经写道:如果你还没结婚,如果你想再婚,那么建议你在征婚启事中大大方方地写上:“我,……股民……”我想一定会有很多人爱上你!
5。 价值投资理念被疯狂地曲解
2007年,被人们滥用得最多的一个词之一就是“价值投资理念”。其实,价值投资理念是对的,但是由于我们的股市的特殊性,造成这个价值投资理念被严重地曲解。首先,我们设想一下我们的股市到底与基本面有多大的关系?这一点想清楚了,我们就能理解有时候过分提倡价值投资理念其实是名不副实的。比如说,一个公司的业绩良好,但是它如果是一个“铁公鸡”,不分红、只是再融资,其业绩再好,与它的股票有多大的联系呢?价值投资怎么体现呢?还有,“大小非”的成本极低,而二级市场的购入成本很高,到底这只股票价值几何?都无从知晓。无从知晓的东西,投资它岂不是很盲目。
基金在股改之初就确立价值投资的理念,人们也认同对此观念。因为大家认为,毕竟基金有专门的研究人员,经验也比较丰富。因此基金经理一时成为万众瞩目的人物,他们的每一句话,都意味着赚钱的良机。
一个东西一旦被市场公认,都会带来危险。毕竟市场赚钱的只占少数,公认意味着陷阱。譬如技术分析,一旦被广泛模仿传播,就布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