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大部队集结(第1/2 页)
在天冷之前北边的第三座城池已经有了大概的样子,城池依然由大老爷命名--富安城。
蚌珠城的百姓先一步安置妥当,其中还有大量的百姓帮忙建设了福安城。北赛城的很多青壮也都出人出力参与建设,当然是有酬劳的。
不仅薪资高吃的还好,有一点是太子和大老爷没有想到了,如果是别人负责建设那其中的油水可被抽取的不少,而太子是不会贪墨的所以从这方面说钱都用在了正地方。
参与建设的人都得到很好的待遇,吃的比家里还要好,所以百姓们都积极来参与建设。家里给分配的土地都是由家里的妇人和老人开荒种植的,这些活比较轻松,可以说人尽其用。
所以福安城比任何一座城池建设的都快,后期小四和文韬也加入其中。而今年大老爷也没有像往年一样紧抓着他们去学习,还是在冬季的时候他们提前把课业多学习了一些,此时才能专心的做事情。
在冬季来临之前,他们已经开始组织把下一座城池之间的道路铺设出来了。
今年可以说一切顺利得很,冬季回去的时候所有人都带着笑,小的还各个意气风发。被北边的风吹的他们的皮肤都成健康的小麦色,都是健壮的小伙子了。
次年他们再过去建设第四座城池的时候遭遇了大麻烦,因为往北边深入,快要进草原的时候,他们遭遇了那里的游牧民族。
一开始只有少数上山打猎的外族之人见到过他们,是越过那还不算高的山梁过来的。太子他们根本就没有当回事,土着还是穿着兽皮的猎户根本就不用放在心上。
可后来就不是一两个,人还慢慢多起来,这还是引起了太子的注意。本来建城需要的都是劳力,但多来了很多少数民族的探子,安全性就要注意了。
太子紧急调动北赛城和蚌珠城的城防军,大老爷和郑佩佩还在蚌珠城,被调军给惊动了。才开始关注新城那边的消息,而太子就近早就把福安城的守军给调集到身边了。
不是太子小题大做,是他已经派探子也去调查过了。早开始的猎户回去后就已经报给少数民族的头领了,最近多起来的探子都是那头领派来的。
而太子派出去的斥候也回来消息,那游牧民族是自称大金,往北有很广大的地域都是他们生存之地。斥候还无法得知都有多少人,但离他们比较近的地方已经集结了三万人左右的兵卒。
太子还没有打仗的经验,但读了很多兵书,也有相关的人给他授课。所以马上意识到他们的进驻,危及到了少数民族大金的领地,他们开始着手准备要把他们赶出去。
看来战斗是一触即发,太子莫名有些兴奋,三座已经建好的城池守军一共也就三万兵卒。太子跟赶过来的大老爷商议,两条腿走。
一是在,三座城池下达招兵的告示征兵,另一个是紧急汇报父皇派兵支援,时间上不知道来不来得及。
跟过来查看情况的郑佩佩急忙出声,可以从南部港口调集水军过来,可能要比从京城调派人手要快。
只是一点水军善于水上作战,对地面战斗可能要差上很多。但可以抵御一时,等候皇帝派兵过来。
暂时也只能如此了,港口也有守卫的兵士也驻扎着三千水军,在兵力不够的情况下也是可应急的。
太子这边集结再加上本地征兵才勉强筹够五万人,那边三万大军已经开始越过山梁,展开了进攻。
太子也指挥兵卒在山梁上迎战,山梁这边的木头大多都被砍伐了,准备使用在防守战上。
很快斥候再来报,大金后面还有大队人马往这边集结。斥候还没有查出究竟有多少人马,但目前看到的最少有三万。
这样就超出了大齐这边的人马数量,大长公主那边的水军还需要几天才能过来。看来这条山梁一定要守住,一旦让大军突破山梁,那后面还在建设的新城保不住,再后面的富安城也有危险了。
太子关心皇爷爷的安危,派人把大老爷和郑佩佩都送回了蚌珠城。本来两人都不愿意回去,可架不住太子再三的请求只能退回去。
好在郑佩佩的水军在太子抵御大金进攻的第三天就到了。也幸好不算是完全的陆地作战,他们所做的还是坚守战。
水军最擅长射箭,不用上马作战是最适合他们的。大长公主的水军一到立刻扭转了战局,水军有五万到达,后续还有离北边较远的水军还在路上,也应该很快就能到达。
皇帝的大军也不远了,太子的腰板都挺直了。他其实负担还挺大的,第一次指挥军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