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积极建设(第1/2 页)
第140章 积极建设
良玉夫妇和竹儿的到来,让这个新年过得非常热闹,每天郑佩佩都是笑着醒来,再笑着入睡的。
儿孙绕膝的快乐郑佩佩享受了一整个冬月,过完年后良玉他们也该走了。竹儿作为崔家宗妇少夫人,没有在家里帮忙过年祭拜祖宗,已经说不过去了,此时更应该回去了。
竹儿的长子崔文策也定亲了,很快就会娶新妇进门。亲事是公爹定的,成亲也要在京城。长子崔文策自从考中探花后一直都在崔首府的身边,先是进了翰林院历练三年。
后准备外放做一个不大城池的城主,婚事就是在年前定下来的。过年后就准备娶新妇进门,然后会跟着崔文策外放。
婚事定在三月里,竹儿是抽空来看母亲和小儿子的,回去后就要北上京城,帮忙迎娶事宜。
不过北边京城的事情都不用她操心,有崔澜诀的母亲在还有家里的亲戚,家里也是有很多人手的。竹儿能做的不多去了也就是帮忙照应一下,很快就会回来。
要说崔家还真是人才辈出,崔首府是大齐最高的官员了,下面崔澜诀竹儿的夫君也管着南部很多重大事务。崔文策也很快就会历练出来了,文韬最小这些年成长的也极好,可以说文武双全。
郑佩佩感慨着自家的孩子也都不错,可和崔家还是没法比,这差在底蕴和天赋上了。
崔家很多旁系子孙也十分出色,可能是崔家主稳坐朝廷,其他崔家子都很少踏足朝堂,都在其他领域发挥着光和热。
崔家大儒就出了两位,这点郑佩佩还有其他世家不佩服不行。琴棋书画领域也有崔家子出色的身影,郑家发展下去不知道多久才能赶得上崔家!
过了元月十五良玉和竹儿他们就离开了海岛,北边北赛城的天气还十分寒冷,他们还要等一两个月才能过去。这期间五个半大小子都被收紧,专心学业。
老二老三在学院里还没有跟在太子身边学的多,他们也不准备再回学院了,要一直跟着太子学习的同时也跟着建设北边的城池。
后面已经定好的四座城池也要尽快建起了,而且今年还会迁移一部分百姓过去,蚌珠城差不多也都准备好了安置这些百姓。
太子说不再参与安置百姓的事宜之中,那只有小四或者文韬选一个人主导,后来还是郑佩佩说让他们两个人负责。
太子那边老二和老三跟着再建设一座城池,而还没有建好的蚌珠城同时也交给小四和文韬负责。两个小子开始还不愿意,可郑佩佩说这是交给他们两个重任,还是他们两个独当一面头一次做负责人。
两个小子才高兴的应了。
其实国家现在根本就不缺任何这方面的人才,要不是太上皇和大长公主都在这里看着,这些活也轮不到郑家的孩子做。
他们的建设只是一开始的码头和北赛城,使用了一些国库的东西,后来就没有再由国家出钱建设,所以才能把控在太子和这些半大小子的手里。
皇帝可是说过的是给太子练手,帮助太子成长的。大臣们也不敢再多说什么,况且太上皇和大长公主在那里看着呢!
谁都不敢动心思在北边的建设上,就是有眼红的想分一杯羹的都不敢轻易的动脑子。
太子做的极好,没有再动用国库还把城池一个个建好了就是最大的业绩。还有那些偏远穷苦的百姓,安置在那里可是给国家出了极大的力。
每年救济这些百姓就要花掉国库很多银子,而且迁移过去的百姓很快就安居乐业,生活还富足。
这些事情上有的最多的还是大长公主的影子,后来皇帝才骄傲的说大长公主倾囊相授,太子学了九成大长公主的本事,大臣们才恍然大悟。
看来下一任皇帝不简单,就大长公主的本事这么多年来就找不出第二个来,就说大长公主的长子良玉亲王也不行,只有大长公主本事的三成。
如果太子学了十成,那国家是后继有人了,况且还有太上皇的教导。太子是集了太上皇和大长公主的所有,那将来的皇帝可不好糊弄啊,大臣们高兴之余还都有了危机意识。
皇帝最高兴他的皇位是无奈之中才选择他的,这些年他一点都不敢懈怠,就这样还经常出点错。有时还会被大臣牵着鼻子走,别提多憋屈了,只要儿子历练出来皇位就给他好了。
皇帝自从有了退位的心思后,做事都不那么使劲了。日子也好过了许多,大臣们即使再使绊子他也不会很难过了。
今年到北边比任何一年都早,还不是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