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都尉(第3/3 页)
三顿晡食,也不过才下午五点而已,农历七月,天还大亮着。
崔婴矮矮小小的一只,坐在软榻上和崔使君大眼瞪小眼。崔使君从未带过孩子,但如今,不带也不行。
他回忆了下幼时自己每次同父亲相处都在干什么,又觉得对小娘子该更温和亲切些,于是伸手将崔婴抱进了怀里,问道:“你在家时跟你阿娘学了些什么?”
崔婴眨了眨眼,伸出手握住崔使君宽大的手掌摇了摇,坦白道:“阿父,下午我带着青葵到前院去偷听你们讲话了。”她听说了崔使君强令城中粮铺必须每日放粮的事,看在清河崔氏的面子上,一众粮商虽说放的有多有少,但却没有一家违令不尊的。
出身士族还能低下头看见黎庶的疾苦,崔使君的确是个好官,朐县的百姓能生活在这样一位执政主官的治下,是一件难得的好事。
但如果都尉之位落到了赵家手中,崔使君的话,将来还会如此有力吗?人们或许会给崔家一次、十次面子,但到了第十一次、十二次呢?
崔使君笑容不变:“阿婴都听到些什么了?”
崔婴看着崔使君:“阿父既然不愿让赵家的人担任都尉,何不另选他人?”
崔使君与崔婴对视良久,最终叹了口气,解释道:“赵家是本地的豪强,朐县的税务又掌控在赵家三老手中,即便我们的人坐上了都尉之位,军饷口粮还是要从他们那里来……”
崔婴抿了抿唇,反问:“赵家成为三老之前,又是何等身份?”
崔使君被问得一愣:“……嗯?”
“赵家在成为三老之前,又是什么身份?朐县的豪强,难道只有赵家一家吗?”崔婴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望着崔使君,疯狂暗示道,“我听青葵说,城中十一家粮铺,赵家只占三家,而糜家却有五家。我觉得糜家是个不错的选择,阿父认为呢?”
……
崔婴曾以为朐县不过是三国时期一个不起眼的小城,直到青葵告诉她糜家在朐县拥有五家粮铺,她的思绪如同烟花般炸开。
“糜”,这个罕见的姓氏,因其稀少,更易于追溯其渊源。
提及三国糜氏,人们立刻会想到季汉的糜竺、糜芳、糜夫人,却鲜有人知,糜氏正是源自徐州东海郡朐县。
这可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豪商巨富,曾在刘备落魄时大力资助的天使投资人啊!
有这样的大腿摆在面前,崔使君何须再受赵家的处处制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