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2/4 页)
,总因为孩子的问题发生更 大的争执。曾老师认为自己放弃了去国外进修的机会,为丈夫生下孩子,已经做出了牺牲, 可是她感觉自己付出的艰辛得不到丈夫的理解,丈夫在她坐月子的时候,竟然还出去和朋友 喝酒到彻夜不归,这点让她觉得丈夫是个极端不负责的男人,最终大吵了一架,以前最多提 高嗓门的吵架方式,也演变成贬低人格的漫骂。
这次比较严重的吵架之后,曾老师找朋友哭诉,朋友都站在她这一方,劝她离婚再找。而曾 老师自己觉得,虽然丈夫有过火之处,但是自己还是深爱着他,从心里还很难接受陌生人, 况且孩子还小。
曾老师不想离婚,但是她又不想再继续这种争吵的生活,矛盾中的她不知道该如何抉择,于 是走进了婚姻咨询室,想拯救自己的家庭。
“这就是我现在的基本情况,难道我真的要离婚吗?”曾老师讲述完自己的婚姻状况后 ,苦恼地发问。
“你说了,你并不想离婚,只是想改变一下现状,而且,从你的描述中,我并没有看出 真正造成你们夫妻关系无法挽救的原因。”
“那我们该怎么才能不吵架?”
“每次吵架是由谁先引起的?或者说是谁先无法控制情绪?”
“是我,但是我是因为他的有过错才生气的,比如,晚上我回到家已经很累了,进 门却发现他坐在那里看电视,动都不动,我心里的火一下就冒起来了……”
“每次吵架的过程中,你是什么感受?”
“我很生气,但是他基本都保持沉默,他越是不说话,我越是感觉他没在注意我,于是 更生气了,他偶尔也争辩几句,但是我一定要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吵架过后,你和丈夫都是什么样的感觉?”
“很累,我也会懊恼,我也想不通,为什么在外面我是个随和的人,回到家火气就那么 大?”
第59节:第九章 破解夫妻生活中的困惑(5)
通过一系列的对话,我们看出来,曾老师是个要强的人,在夫妻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 所以她总想以某种方式来让丈夫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于是惯用吵架这种不恰当的方法来进行 沟通。
在外人眼里很随和的人,为什么一回到家就变得“暴躁”起来了呢?人在工作和社会交往中 ,是带着“面具”的,因为一旦暴露真实的想法,会让我们的社会关系得到某种破坏,比如 ,曾老师若是在学生面前发火,那么就会有损她的教师形象,有碍她的事业进程;在社会关 系中 ,曾老师若是表现出过多的情绪,也会造成某种人际关系紧张。所以,为了利益,人类本能 地在通过掩饰和压抑情绪,来维护自己的外在形象。而当一个人从工作中回到家——这个 比较私密的空间,往往真实的感情就表露出来,甚至因为在外面受到的压力而忽然缓解, 情绪就会比较容易释放。这就是曾老师回到家里容易发火的原因。
家,是我们的避风港,是我们真实一面的展现的地方,但是夫妻关系中,到底要不要真实呢 ?
我们说,释放压力和情绪可以,甚至吵架也不足为耻。但是吵架的目的,并不是要争个你死 我活,谁胜谁败,而是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出真实的想法,增进了解。如果像曾老师说的那样 ,总是希望通过吵架来让丈夫“认错”,那么吵架只能让夫妻关系逐步恶化。曾老师的丈夫 在妻子的争吵声中,习惯了采取这种沉默的方式,就说明他已经在用“非暴力”的方式抵抗 妻子的“强势”了。如果夫妻关系长期处于这种强弱悬殊的对持中,那迟早要引发失衡—— 婚姻走向尽头。
吵架并不可怕,而是吵架朝着更糟糕的方向发展,这才是夫妻双方最不希望看到的。比 如双方由于情绪激动, 由小的争执, 转变为恶语相向,进行人身攻击,那么伤口则很难愈合 。曾老师的情况就是这样。
通过初步分析,我想曾老师需要转变一些固有的观念,还要弱化她在夫妻间强势的地位,同 时配合少许夫妻间沟通的语言技巧。这样才能逐步缓解他们夫妻间的战争态势,挽救他们的 婚姻。
困惑破解法
夫妻间的换位思考方式,对于改善婚姻关系非常有效,于是我建议曾老师和我模拟一场吵 架来让她深刻体会到吵架背后的根源。
“我现在是妻子,你是丈夫。我回到家,看见你看电视,却没有做饭,我感到气愤,于是说 :‘你个懒鬼!’”
“……”曾女士愣了一下,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