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部分(第3/4 页)
怀一眼。
前阵子罗维和第二任妻子刘亮华离婚,外界都以为是两人感情破裂所致。但是嘉禾内部的一些人却知道,这是因为刘亮华和邹闻怀走到了一起。
1970年邹闻怀离开邵氏。自立门户做电影公司,蒙台湾大导演胡金铨取名“嘉禾”,但是为了和邵氏对抗,邹闻怀从邵氏挖走了罗伟、王羽、徐增宏几位票房号召力的导演和明星,可惜一部《独臂刀大战盲侠》让邵毅夫抓到把柄,几场官司打下来,彼得王羽、徐增宏无法在香港公开拍片,只能远避台湾,嘉禾就只剩下罗维撑台面。
罗维当时是和张彻齐名的“百万导演”,但成名运气的成份居多,在邵氏时还没有表现出来,一跳槽到嘉禾就原形毕露。
1971年罗维帮嘉禾连拍两部电影,公映票房都没有超过百万,邹闻怀、何贯昌这才意识到自己挖来的其实是一个“水货”,对其也不再重视。
要是罗维这人,拍电影固然才气有限,但本身的运气却好得不行。
嘉禾把李小龙从美国请回来拍戏,第一部电影《唐山大兄》在泰国拍摄,导演吴家骧一来没什么名气,二来也不擅长功夫武侠题材,电影拍到一半就难以为继,嘉禾当时手上没人,只好让罗维去救场,结果这部电影拍出来票房超过300万,刷新香港记录。
李小龙一举成名,罗维也跟着沾了光。
本来罗维是想以“成就李小龙的恩师”自居,奈何李小龙根本不买他的账,拍摄第二部电影《猛龙过江》时就把罗维踢开,自己做导演。
最后事实证明,没有罗维的李小龙更加的成功,而没有了李小龙的罗维,只有与老将王羽合作的《冷面虎》票房不俗,其他都很一般。
眼看着李小龙飞黄腾达,如日中天,罗维当然不服气,然后就开始想要捧新人来和李小龙打擂。
要说罗维的眼光还真不差,许贯杰的银幕处女作就是演的罗维的《小英雄大闹唐人街》,可写一代歌神,最终却没有在罗维手上走红,反而是和自己哥哥许贯文合作鬼马喜剧红透半边天。
这下子罗维更不甘心了,再加上嘉禾有了李小龙和许贯文之后,已经不是当年那个要依靠他才能在邵氏压力下勉强求生的小公司,罗维对嘉禾的作用自然也越来越小。虽然邹闻怀念及罗维是公司元老旧臣,没有直接让他靠边站,但也只是给他一些投资不大的电影拍拍,罗维心中有怨,和嘉禾的关系也变得若即若离。
倒是罗维的妻子刘亮华,在进入嘉禾工作后与邹闻怀打得火热,这才有了后来和罗维离婚的事情发生。
何贯昌担心罗维这个时候找上门来,是要跟邹闻怀算这笔帐,自然会有些担心。
倒是邹闻怀比较镇定,他自恃和刘亮华的事情并没有任何把柄落在罗维手上,所以也不怕他当面来吵闹,所以只是沉默片刻就让秘书请罗维进来。
等罗维一脸兴奋的走进来,见面还热情地跟邹闻怀、何贯昌打了招呼,何贯昌这才彻底放下心来。
看罗维这样子,应该不是不像是要登门讨说法的样子。
果然罗维一开口,半个字都没提前妻刘亮华,却是说起了邹闻怀、何贯昌刚刚都还在讨论的《少林寺》这部电影。
“不知道邹先生、何先生有没有去看过这部电影?”
邹闻怀没有吭声,他堂堂嘉禾公司的老板,总不能当面承认自己偷偷买票去东方院线下面的影院看了这部电影,那样就太丢面子了。
何贯昌知道邹闻怀不方便接话,于是便开口说:“罗导演这话问得有些奇怪,《少林寺》是在东方院线上映,又不是在我们嘉禾院线上映,这部电影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何先生此言谬矣!”罗维摇摇头,“《少林寺》虽然是在东方院线上映,但并不是东方影视公司拍的,怎么就和嘉禾没关系了呢?”
何贯昌皱了皱眉,最终还是没有反驳,耐心听了下去。
“这部电影上映才不到两天时间,听说预售票都已经卖出了800多万,最后票房少说也能到2000万,而长城公司把整部电影的版权卖给东方影视公司也只开价500万,听说这部电影总共拍摄加制作也才花了一百多万,长城影视转手就拿到三倍厚利,东方影视上映这部电影又赚三倍,难道邹先生、何先生就一点都不眼热?”
“罗导演这话就不对了,你只看到长城公司和东方影视赚钱,怎么不说他们之前拍这部电影所承担的风险呢?《少林寺》虽然在大陆上映了,但收回的票房也就堪堪能把长城公司往里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