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部分(第2/4 页)
被商家所采用的饥。渴营销。
因为林树的那篇文章,大家对这部电影《少林寺》的兴趣已经不仅仅只局限于猎奇,更多人是怀着对香港未来前途命运的不确定,把这部电影当成了了解大陆的一个窗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扩大上映规模,不仅会被人质疑林夕、林树父子在演双簧,而且一下子就满足大部分人的观影需求,很快就会削弱后续观众对这部电影的好奇心。
这样电影在经历最开始一段时间的火爆之后,后续票房就会像坐过山车一样急速下滑。而林夕限制上映规模,就是要让大家的这种好奇心不能一下子得到充分的满足,这样就可以一直吊着那些还没有观看这部电影观众的胃口,达到持续地吸引观众买票进场。
只要单场上座率一直可以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电影就一直不用下档,放映规模缩减带来的损失完全可以通过增加放映周期来实现,最后票房只会更多。
更可况林夕还要借着这部电影,让香港观众对影片男主角建立一个初步的印象,影片上映时间越长,对于这个目标的实现就越有利。(未完待续……)
明天三更
今日无更,明天三更补。(未完待续……)
第203章 闻风而动【一更】
邹闻怀抱手捏着下巴,在办公桌里来回踱步。
“先利用负面新闻把名声炒热,然后再来一个绝地大翻盘,这招数在《盗墓笔记》广播剧和《楚留香》开播前都用过,和这次完全就是一摸一样的手法……你说我们不会又给那小子当枪使了吧?”
何贯昌心里想着:这不是明摆的事情吗?但这话说出来肯定让邹闻怀尴尬,所以他选择了转移话题。
“即便我们不出手,那边也会偷偷把风声透露给媒体知道,比起这个来,我更好奇为什么明明这部电影大卖,听说连续三天的预售票房都超过了200万,可是东方院线还是继续维持现在的放映规模,听说下面的影院经理集体‘造反’都被压了下去,这一点真的让人想不通。”
“《少林寺》这部电影身上有太多难以复制的成功因素,比如大陆第一部在香港上映的电影,所以物以稀为贵,越是得不到的就越好,林夕压着不扩大放映规模,应该就是在打着这方面的主意。”
何贯昌听完心中微微一叹,如果真如邹闻怀所说,《少林寺》最后的票房估计会让很多人大吃一惊。
“怎么好事都让这小子给占了?”
何贯昌语气酸酸的说了一句,邹闻怀听完也没有吭声。
事实上长城影视在跟东方院线合作之前,最先是找上的嘉禾,但是却被邹闻怀拒绝了。
一来是考虑到大陆拍不出什么好的电影;二来也是顾忌台湾当局,拍丢掉这个重要的外埠市场。
本以为推给林夕的是一个烫手的山芋。没想到到了他手上就变成了一只下蛋金鸡,弄得邹闻怀好不郁闷。
见邹闻怀这副表情。何贯昌果断地打住了这个话题。
“其实抛开宣传手法还有营销手段,《少林寺》这部电影本身也有不少的可取之处。别的不说,至少少林题材的武侠片应该会掀起一股风潮,我们是不是应该在这方面提前进行一些布置?”
跟风抢拍?说实话邹闻怀对此是有些不屑的,但眼下的形势又让他有些迟疑。
嘉禾不拍,别的电影公司照样会去拍,这等于就将赚钱的机会拱手让给了他人。
邹闻怀虽然在电影上有大志向,但说到底还是一个商人,一切自然要以利益为主。
“跟风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最怕的就是画虎不成反类犬。反而砸了自己的招牌。”
何贯昌点了点,邹闻怀说这确实是个问题。
嘉禾不比其他的小公司,拍砸了最多造成一点金钱上的损失,对于嘉禾这都是小事,最怕的是影响到公司的声誉。
特别是眼下林夕的东方影视强势崛起,金公主控制的新艺城虎视眈眈,嘉禾要是这个时候犯错,等于就是给对手踩着自己上位的机会。
“那就先暂时不动,先让那些小公司去试试水。如果市场还可以,我们再跟进也不迟。”
何贯昌提了一个折中的建议。
邹闻怀默然点点头,心想着现在也只能如此了。
就在这时,邹闻怀的秘书推门走了进来。
“邹先生。罗维导演在外面,说是有重要的事情要见您。”
听到这话,何贯昌和邹闻怀脸上齐齐变色。何贯昌甚至还深色古怪看了邹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